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

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

ID:37769057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0

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_第1页
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_第2页
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在争吵中发展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式。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看待幼儿间的争吵现象呢?案例一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1日观察地点:盥洗室观察对象:陆典微、卢思妤、黄宇文观察实录:午餐前,孩子们分组如厕,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从盥洗室传来了哭声和争吵声。原来,卢思妤踩了陆典微的脚,把陆典微的新皮鞋也弄脏了。卢思妤站在一

2、边说:“我没有看见,你哭什么呀?”陆典微边哭边说:“你是故意踩我的新皮鞋,你赔我,你赔我!”黄宇文走过来,边用小手绢给陆典微擦眼泪边说:“典微,别哭了,卢思妤不是故意的,一会让她给你说对不起。走,我们去吃饭吧。”说完,黄宇文牵着陆典微走了,卢思妤连忙赶上前去,对陆典微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教师分析: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们年龄虽小,却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她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她们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却是很可贵的。教育策略:我看到上述情景后,没有去干涉她们,因为我想看看她们是怎样

3、解决这个“争吵”。黄宇文充当着“调解员”的角色,说明她已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吃过午饭后,我找了一块抹布,悄悄交给卢思妤,她主动给陆典微道歉,并把她的皮鞋擦干净。教师在认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让她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该怎样改正,这样比一味的说教更利于问题的解决。观察收获:在争吵中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得到提高。案例二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7日观察地点:户外操场观察对象:陈隽博、顾文骏观察实录:户外活动中,顾文骏正在玩滚皮球,这时陈隽博跑过来就抢。顾文骏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皮球?”陈隽博回答道:

4、“老师说了,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顾文骏说:“我还没有玩够呢。你为什么抢?”陈隽博说:“难道只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我走到他俩面前,心平气和地说:“陈隽博,你为什么抢顾文骏的玩具呀?”陈隽博见我先让他说,就得意起来:“陈老师,你看他玩得满头大汗了,还不让我玩。”我接着说:“你和他商量了吗?”陈隽博摇摇头,我顺势问顾文骏:“如果陈隽博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块玩吗?”顾文骏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教师分析: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像陈隽博这样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伴争吵时,往往面无

5、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词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孩子们得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他们的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事实。教育策略:当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其实我早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不过为了锻炼这个平时话语很少的孩子的表达能力,想听一听他会说些什么,就有意让他俩争吵了一会儿。当看到他俩争执不下时,我适时的介入,但并没有判断谁对谁错,只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去正确解决问题。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有益于幼儿的语言发

6、展。观察收获:在争吵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案例三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9日观察地点:活动区角观察对象:施明昱、高张博观察实录:下午,孩子们都在玩各自喜欢的区角游戏。施明昱因为一套拼图玩具和高张博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玩具?”高张博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你的玩具,是你抢!刚才是我在玩的,等我喝完水回来,你就抢去了。”施明昱委屈地说:“我没抢,没有人玩了我才拿来玩的。”高张博说:“没有抢也得还给我,是我先玩的。”施明昱说:“要不,我们一块玩吧。”高张博说:“不行,你要还给我。”施明昱语气温和地说:“我们一块玩吧,你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呀。”高

7、张博想了想说:“那好吧,我们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样多。”于是,两个孩子一块玩了起来教师分析:幼儿对玩具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玩有玩的规则。一套拼图玩具应该由谁来玩,在幼儿心目中是有一定的道德准则的。这种标准在争吵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幼儿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教育策略:教师应通过争吵细心地分析幼儿的心理,了解发生争吵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