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

ID:37769809

大小:17.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_第1页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_第2页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_第3页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_第4页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版《职业病防治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新特点张云军,杨丹蓉,李秋[摘要]对新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与原法做比较,将修改后的条款和新增条款中反映的立法思想和重要的法律特点,结合我国近年企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问题做阐述,以探讨新法对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05施行至今已经10年,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此期间我国工业技术、工艺以及企业体

2、制改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企业体制改革中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特别是法律规定不明确的管理职责分工、病因争议裁决以及用人单位推卸责任等问题集中反映出在职业病防治、监管和对劳动者保护方面的立法欠缺[1]。鉴于此,在多年来对全国各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纠纷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全国人大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于2011-12-31正式施行新的《职业病防治法》(下称:新法)[2]。该法与原《职业病防治法》(下称:原法)[3]相比,针对涉及职业病防治

3、中矛盾比较突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了条款的修改和新增,着重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立法思想。这里,本文将新法与原法相对比,就修改后的条款和新增条款的重要规定探讨新法在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体制和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新特点。1执法主体由卫生行政部门转变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强化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职业病预防的监管力度,同时明确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责范围。1.1职责转移新法将原法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的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责转交给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这不仅仅是变换一个管理机构或

4、管理模式的问题,而是体现了职业病防治的监管重点在时间周期上提前到生产环节中,也就是更有利于实现“预防为主”的目标。在原法中,有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但在长期实践中证明,由于工业企业工艺种类繁多,技术特点复杂,从技术层面讲,已经远远超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知识范畴,无论可行性论证还是预评价,更不用说生产技术过程的环节。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监管企业,在技术上显然薄弱,更重要的是,职防专业人员本来就非常有限,面

5、对大量的、种类繁多工业企业,要实现有力的监管实际上根本不切实际。因此,新法规定由安监部门承担主要的职业病监管责任,同时卫生、劳动保障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其中,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为:①组织制定并公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②对重点职业病开展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做评估;③开展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等工作;④以及与医疗技术有关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工作。为此,新法的立法宗旨在于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管职责,分清相关其他部门职责范围。1.2评价机构转变在职业病危害预评

6、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面,新法规定由市级以上的安监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这样,新法实现将监管与技术支持相结合,更有效第保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职业病危害的防控力度。新法在规定安监为主、卫生支持、多部门协作的职业病危害管理方面,对原法修改力度最大,达到18个条款,体现了新法在当前企业体制改革进程的大趋势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2新法对职业病定义和诊断标准做了扩展,“高危粉尘”列入法条。对诊断机构的资质和现场调查权做了修改和特别规定。2.1定义扩展新法对职业病患病群体和患病因素

7、的定义做了适当的扩展,第2条在原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企、事业、个体经济组织”后面加了个“等”,扩展了用人单位的范围;另外,原法中的“有害物质”被修改为“有害因素”,将病因做了扩展,使得职业病的定义范围得到适当扩展。新法第16条(对照原法第14条)新增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安监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将原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修改为“危害因素”,使其范围和定义更严谨、更规范。2.2新增特殊管理的职业病治病因素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占87.0%,在200

8、7-2010年期间成都市确诊的271例职业病中,尘肺病就占84.13%,新发尘肺病绝大多数都是高危粉尘[3]。因此,在原法第18条(新法第20条)中新列“高危粉尘”为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职业病致病因素。2.3诊断资质、鉴定权利方面打破垄断格局原法第39条(对照新法第44条)规定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新法将批准级别扩展为省市两级,同时明确了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