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

ID:37784701

大小:25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31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_第1页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_第2页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_第3页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_第4页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语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云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孟子》B.《韩非子》C《论语》  D《庄子》  (   )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A.语丝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未名社()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斥的是A.武姜B.郑庄公C.共叔段D.公子吕( )4.其作品重点表现湘西地方风土人情的小说家是A.巴金B.周作人C.钱钟书D.沈从文(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CCDB5.《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大雅B.颂C.小雅D.风(   )6.“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出自A.《归田园

2、居》 B《饮酒》 《关山月》  D《山居秋暝》   (   )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   )8.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A.侧面烘托B.对比描写C.场面描绘D.象征暗示(   )9.钱钟书《论快乐》中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A.兴奋剂B、引诱小孩愉吃药的方糖C.调和剂D.电动玩具(   )DBDCB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B.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C.“济南二安”指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幼安居士辛弃疾D.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指苏洵、苏轼、苏辙

3、(   )11.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演译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对比论证(   )BC12.“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   )13.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A.《九章》    B.《离骚》C.《九歌》   D.《天问》 ()1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   )15.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是A.伏尔泰B.牛顿C.达尔文D.培根()16.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泽为“却”的是A.即来之,则安之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百醉

4、D.兵强则士勇(   )BCBDB1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A.《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天净沙》(秋思)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声声慢》(寻寻觅觅)(   )18.《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   )19.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拟人C.借代D.象征(   )20.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宝钗D.袭人()BBCC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

5、0分。(一)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河伯为什么会“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4分)22.对河水和大海两种景象的描绘,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4分)2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由于河伯看到了大海的

6、无边无际,与之相比较,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宇宙无垠广大,人的认识有限,因此不能盲目自满。答:铺垫,引出北海若的议论。(二)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现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24.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个层次的内容。(4分)25.翻译“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

7、必有处”.并说明此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4分)26.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开头至“与儿童之见无异”为第一个层次,指出“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看法是儿童之见;至“不达于理矣”为第二个层次,用两个比喻说明“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指责毫无道理;最后是第三个层次,抨击小人好诽谤他人的劣性。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一个地方先患病;把一根绳子拉断,肯定会有·个地方先断。类比论证。此段文字批驳了“说者”对许远的怀疑与指责,指出这些人的指责正好暴露他们“不乐成人之美”的丑恶本质。(三)阅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