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烦恼教案(1)(1)

走出烦恼教案(1)(1)

ID:37791309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走出烦恼教案(1)(1)_第1页
走出烦恼教案(1)(1)_第2页
走出烦恼教案(1)(1)_第3页
走出烦恼教案(1)(1)_第4页
走出烦恼教案(1)(1)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出烦恼教案(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走出大山教学目标:1、情感:使学生内化并形成平等沟通、待人、待已,自我调解、互谅互爱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做一个快乐的人。2、能力:学会分析、克服与消除此类烦恼的基本方法。3、知识:初步学会认识引起人们产生多种幻想的现象。知道幻想是生活中的一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一具体引起内心幻想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实践探究,初步构成认识,并懂得正确地加以实现。教学难点:对引起烦恼的具体原因的正确分析和如何学会自我调解。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前准备:记录有烦心事的卡片。教学

2、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通过对上节课《人人都有烦心事》的回顾,引出众多自我烦恼现象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对引发烦恼事件的矛盾的解决产生需要感与强烈兴趣,为探究“走出烦恼”作好铺垫。)导语:上一节课,同学们倾吐了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能再回想下哪些事让你没有好心情吗?(小黑板展示忧愁的表情漫画)1、学生回顾,发言。2、过渡:一次不理想的成绩也许会使你吃不下饭,同学的误会也会使你闷闷不乐,甚至发怒。烦心事人人都有它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个叫李萌的同学最近也心事重重。我们一起来看看。3、情境:课件

3、演示“李萌的烦心事”。那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取报纸,回教室时听到同学们在议论她怎么不参加劳动,她为此生气了好半天。4、揭示课题。一、联系实际,实践探究。(联系实际,换位思考,分析产生烦恼的因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对不同意见的评价过程中达成共识。)导语: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1、讨论:(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

4、绪。(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2、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3、情境:(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2)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4、诊断烦恼:(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出示课件)诊断书: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

5、,所以她很生气。药方: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2)、评选最佳药方。5、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1)、学生反思,填写烦心自我反思卡片。谈话:刚才请同学们写了自己的烦恼,哪一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烦恼,请大家认真听一听,帮忙出出主意,也许你的一条真诚的建议,会让他(她)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2)、全班交流。(3)、小结:同学们,我被你们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老师感受到了我们班是一个团结互助、充满情义的班集体。我想,你们所提的建议,虽只是供当事人参考,但他们会

6、心存感激。三、升华提高,学会自我调节1、导语:其实,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面对这些烦恼,我们除了听听他人的建议,还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消除。2、讨论:排除烦恼的方法有哪些?3、交流。(发散思维,学生自由回答。)如:打游戏、踢足球、看笑话、看书、看电视、找人倾诉、听音乐、高歌一曲、大哭一场、写进日记里„„4、小结:总之,烦心事人人有,关键是看怎样对待它。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把快乐留在心中,做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四、延伸:出示课件:(几幅同学们平日生活中笑脸):生活就像一

7、面镜子,就如这几位同学一样,你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会对你笑一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笑口常开,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共同渡过一个阳光、健康的小学阶段。走出烦恼理解宽容情绪转移倾诉自我宽慰板书设计:走出烦恼理解宽容情绪转移倾诉自我宽慰《走出烦恼》教学反思庄慧敏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衡量依据是什么?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对不同学科的教师来讲,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就其总体要求而言,却是有个共同标准的,为个共同标准就是:学生的成长。《走出烦恼》,是五年下册中的一节课题活动。这

8、一阶段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教之——五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不同的。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与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我们给本课的教学活动设定了三重课目标,即:1.通过对“李萌的烦心事”事例的实践探究学习,初步学会认识引起人们产生多种烦恼的现象;2.在对“李萌的烦心事”事例的实践探究学习中,学会分析、克服与消除此类烦恼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内化并形成平等沟通、待人、待已,自我调解、互谅互爱的良好道德品质。本课教学的大框架是:悬念诱人——实践探究——内化建构——升华提高。我在进行《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