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闸施工方案

龙津闸施工方案

ID:37801372

大小:8.9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31

龙津闸施工方案_第1页
龙津闸施工方案_第2页
龙津闸施工方案_第3页
龙津闸施工方案_第4页
龙津闸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津闸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龙津闸站施工方案中交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工程项目部2011年7月25日23目录一、工程概况:31、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71.1、水文71.1.1径流71.1.2潮汐71.2、工程地质条件91.2.1地形地貌91.2.2地层岩性91.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91.2.4地下水101.2.5不良地质现象10二、龙津闸施工方法102.1、施工工艺流程102.2龙津闸站临时围堰施工112.2.1围堰主体结构112.2.2围堰止水112.2.3围堰抽排水122.2.4围堰监测122.2.

2、5围堰拆除及围堤结构顺接122.3龙津闸站施工122.3.1砂石桩施工122.4方桩、板桩沉桩施工142.4.1吊桩出坑及沉桩152.5上部结构施工152.5.1现浇砼结构152.5.2污工结构16三、主要船机计划17四、质量保证措施184.1工程质量管理机构184.2工程质量管理要点18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95.1目标195.2组织管理机构195.3工程防台防汛措施20六、文明、环保管理要点20七、施工工期计划2123龙津闸站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河口治理及综合开发项目,处于汕头市韩江三角洲网河出海口区域

3、。龙津泵闸站位于河涌北出口(在东堤上)。泵站规模24m3/s,3台机组以及一个预留机位,采用立式轴流泵,自流层孔口净宽30m,4孔7.5m×4.0m(宽×高)涵管,采用直升平板钢闸门,卷扬机启闭。泵闸站为钢筋砼结构,闸站中心桩号S6+721.6。根据对新津片区整个施工部署,新津片区吹填施工是关键工序,而吹填施工前提是新津河改道施工,只有新津河改道施工后,吹填施工才不会堵了目前新津河出海口。如果新津河改道未进行,先进行吹填施工将会造成新津河水无法出海,造成内涝,而新津河改道施工受到龙津闸站施工的制约,因此该闸站计划先行施工。2323图1.

4、1龙津闸站纵断面图23为形成干施工条件,泵闸站周边设置袋装砂围堰,并设有高喷止水帷幕。如下图所示。围堰平面图围堰断面图231、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1.1、水文韩江三角洲水文控制站为潮安站,海区有两个潮位观测站,妈屿站及东溪口站。本工程采用妈屿站为潮位代表站。1.1.1径流上游来水由潮安站进入韩江三角洲,经五大口门出海。根据潮安站1951年~2003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8亿m3,多年平均流量787m3/s,历年最大年平均流量1510m3/s(1983年),最小年均流量355m3/s(1963年),丰、

5、枯比值为4.3;丰水年径流量与正常年比值为1.9,枯水年径流量与正常年比值为0.5。径流的年内分配与流域内降雨的时空变化基本一致,分配极不均匀。潮安站4月~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4.1%,其中5月~6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的31.2%,历年最大月平均流量4070m3/s(1983年3月),最小月平均流量97.3m3/s(1955年3月)。1.1.2潮汐韩江三角洲河口属弱潮河口,潮汐受东太平洋与南海潮波、海流及风吹流的共同影响,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一天内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均不相等。妈屿站年最高潮位出现在枯期几率稍大,为58%,1969年7月

6、28日的“6903”号台风,适逢农历十五大潮期,本站出现实测最高潮位3.10rn;年最低潮位出现在汛期几率稍大,为56%,本站实测最低潮位-1.85m(1970.7.19),潮位实测最大变幅4.95m。枯水期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均比汛期高约10cm。潮流:近岸区平行于等深线呈近似往复流状态,口门内河道水流呈明显的往复流。汕头湾口内至防沙堤出口,涨、落潮流近似西北一东南方向。各河道段则明显表现为受潮汐影响的河道水流特性。23沿岸流:近海沿岸流除6、7两个月为自西南往东北流外,其余10个月均为自东北往西南方向流动,即韩江三角洲岸段的沿岸

7、流基本上是流向西南。表层沿岸流的流向与海区的盛行风向是基本一致的。妈屿站设计潮位采用《广东省最高潮位频率计算成果》(广东省水利电力厅,1995年5月)成果。根据本工程区水文特性,其中分别计算了汛期4月~9月和枯水期10月~翌年3月两组分期设计水位,以供施工安排时参考。成果见表1。表1妈屿站分期设计最高潮位成果表分期均值(m)CvCs/Cv各级频率(%)设计潮位(m)51020504月~9月1.190.3782.071.711.381.0210月~翌年3月1.130.1581.451.361.251.10本工程设计潮位见表2表2设计潮位(

8、珠基)10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3.11m(东堤3.11m~3.36m)多年平均高潮位0.36m多年平均低潮位-0.66m10年一遇高潮位1.85m10年一遇设计低潮位-1.80m100年一遇低潮位-1.9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