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

ID:37805721

大小:268.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31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_第1页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_第2页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_第3页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_第4页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铀f莽7警陡j艮第10卷第3期铀矿地质Vb1.10No.31994矩5月UraniumGeologyMayl994冬,已一,一/37综老按.J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地质专业组于1993年l1月在华南地勘局(广东韶关)召开了“伸展构造与铀矿化”专题学术讨论会,引进构造新理论,探讨与铀成矿的关系,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启迪甚大,受益匪浅。现将会上的主要文章汇集于本期刊出,期望能对开阔找矿思路,促进找大矿、富矿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伸展构造与铀成矿作用余达淦(华东地质学院江西抚州344000)伸展构造理论的兴起是建立在近代构造地质学理论基

2、础之上。变质揍杂岩构造摸式的研究+对伸展构造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伸展构造环境中的铀矿田(区)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必须采用变质棱杂岩构造模式重新认识,鼬矿化的形成与伸展构造作用下的岩浆岩体系关系密切。关键调伸展构造变质核杂岩铀成矿岩浆岩体系近代构造地质的新进展就是在详细研究了非造山环境下的构造特征,建立起了伸展构造的理论、方法,从而为我们“攻深找盲”在地质理论及方法上搭起了桥梁。当前,伸展构造研究⋯已迅速向地质学各个领域扩展,该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将改变我国铀矿田,矿床构造传统研究方法,为寻找富大铀矿奠定理论基础。1近代构造地质学的新进展近十年来,随着深部地质研究的深入

3、发展.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起了一个质的飞跃,对不同温压条件下矿物、岩石的变形特征研究,逐步改变了人们多年来常温常压下传统变形的观念,新的地壳动力学模式正在酝酿,而理论上的新进展也正是导致伸展构造迅速发展的基础。1·1变形的=相性概念及变形相和矿物的变形序列啦稿日期1994年1月11日*棱工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l3O·深层次的构造研究长久以来进展缓慢,1984年Wise发表了T—P£(应变速率)之间关系与变形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此揭示出脆性变形体制与塑性变形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深层次构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继后张家声(1987

4、)提出二相变形新概念,马宝林、刘若新等提出了变形相的概念,确定了矿物的变形序列,从而使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岩石或者矿物在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二相变形行为,即脆性和塑性二相变形并存的行为。对于矿物集合体而言,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塑性变形的温度、压力条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在应变速率恒定的条件下,塑性变形从晶间转向晶内,晶内变形主要通过位错蠕变和双晶滑移来实现,不同的滑移系和不同的位错蠕变类型有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这样,一部分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另一部分矿物则发生脆性变形。从这一认识出发,现已建立起了地壳岩石变形相和变形序列,共划出了3个层次5个相,即(1)石英变形相

5、,该相的糜棱岩中石英表现塑性变形,成缎带构造,而长石则为膪性变形,形成残碎残斑或变形残斑;(2)石英斜长石(An~20)变形相,石英、酸性斜长石出现塑性变形,但基性斜长石、钾长石则是处于脆性形变,以残斑出现;以上两相为绿片岩相,为中上地壳,处在深度为l1—22km,温度3oo一450C之间(Seholz1988年模式);(3)二长石(An<40)变形相,钾长石和斜长石(An(40)是临界塑性变形矿物,但角闪石为残斑,显示脆性变形,为角闪岩相环境;(4)二长角闪石变形相,角闪石是临界塑性变形矿物,为角闪麻粒岩相环境;(5]二辉石变形相,辉石(包括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是临界塑性变

6、形矿物,为麻粒岩相环境,一般为下地壳产物]。显然,随着变形时温度、压力的增加,临界塑性变形矿物就出现一定规律的递进变化,这种变化构成了矿物的变形序列,这个序列可以概括如下;Se(绢云母)一Chl(绿泥石)一Q(石英)一(黑云母)一Pl(斜长石)一Or(钾长石)一Ho(角闪石)-Pyr(辉石)。1.2岩石的韧性剪切和脆-韧性转换变形一般来说韧性剪切往往发生在中下地壳中,而在地壳较浅的部位,岩石变形则是所谓脆一韧性转换变形,即岩石“局部化的脆性破碎转换成非局部化的塑性流动”,这类转换变形对许多地质学和物理学问题(包括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脆一韧性转换,一

7、般理解为岩石由完全脆性行为向完全晶质塑性变形的转变,从全脆性向全塑性过渡,有一个准脆性变形。破裂延伸到准脆性区,应变速率可以提高lo倍叫。由于流体加入可以影响准脆性面的波动,所以准脆性范围的划分标准并不统一,有人认为绿片岩相范围应为准脆性带范围。韧一脆性转换概念适用于不同尺度的构造变形域。1.3岩石圈的流变性概念8o年代岩石圈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的特点根本不同。大陆岩石圈不是简单的均一的剐性体,而是具有多层结构和广泛流变等特点。要深刻了解此特点.首先要认识大陆壳和洋壳明显不同的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