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

ID:37828285

大小:1018.1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6-01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_第1页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_第2页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_第3页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_第4页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增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涡轮增压技术的基本原理1.增压原理:涡轮增压技术就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这样,在单位体积里,气体的质量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就可以再有限的汽缸容积内喷入更多的燃油进行燃烧,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

2、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一般能使发动机增加输出功率在10%到40%左右。2.增压器类型1)机械增压系统: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整体结构相当简单,工作温度界于70℃-100℃,不同于涡轮增压器靠引擎排放的废气驱动,必须接触400℃-900℃的高温废气,因此机械增压系统对于冷却系统、润滑油脂的要求与自然进气引擎相同,机件保养

3、程序大同小异。机械增压的特性: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在动力输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有接近自然进气的线性输出,而后者则因为有涡轮迟滞的现象,动力输出相对多一点突兀,没那么线性。因为机械增压的作动原理,使其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增压的动力输出也与曲轴转速成一定的比例,即机械增压引擎的动力输出随着转速的提高,也随之增强。因此机械增压引擎的出力表现与自然气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城市柴油公交车有别于一般柴油客车或货车,因为其平均车速低,基本上不会或很少达到最高车速,加上怠速时间长,起步、加速、减速

4、频繁,发动机工况不断地交替变换,所以也适合采用机械增压。由于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的性能特点在许多方面是互补的,近年来在欧美国家的一些高档轿车和大功率的柴油车上,正在进行将这两种增压器装在同一辆车上的试验。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

5、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而言,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的发动机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3)气波增压系统:气波增压器中有一个特殊形状的转子,由发动机曲轴带轮经传动带驱动。在转子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直接与空气接触,利用排气压力波使空气受到压缩,以提高进气压力。气波增压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温度不高,不需要耐热材料,也无需冷却。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转矩特性好,但是体积大,噪声高,安装位置受到

6、一定的限制。不太适合安装在体积较小的轿车里面。目前,这种增压器还只能在低速范围内使用。由于柴油机的最高转速比较低,因此多用于柴油机上。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机械增压有助于低转速时的扭力输出,但是高转速时功率输出有限;而废气涡轮增压在高转速时拥有强大的功率输出,但低转速时则力不从心。发动机的设计师们于是就设想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上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

7、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1.4TS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兼顾了低速扭力输出和高速功率输出。在低转速时,由机械增压提供大部分的增压压力,在1500rpm时,两个增压器同时提供增压压力。随着转速的提高,涡轮增压器能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与此同时,机械增压器的增压压力逐渐降低。机械增压通过电磁离合器控制,它与水泵集合在一起。在转速超过3500rpm时,由涡轮增压器提供所有的增压压力,此时机械增压器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下完全与发动机分离,防止消耗发动机功率)采用了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

8、,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及。二、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1.增压柴油机转矩(N·m)功率(kW)Be(g/kW·h)图1增压后发动机性能的提高NA–自然吸气;TC–涡轮增压;TC+IC–增压加中冷发动机转速(r/min)经济性:柴油机增压后,平均指示压力大大增加,而其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却增加不多,因此,机械效率ηm提高;由于增压适当加大了过量空气系数Фa,使燃烧过程得到一定改善,其指示热效率ηit往往也会有所提高;增压机大多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