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与调适2

心理压力与调适2

ID:37877671

大小:235.4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01

心理压力与调适2_第1页
心理压力与调适2_第2页
心理压力与调适2_第3页
心理压力与调适2_第4页
心理压力与调适2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压力与调适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第二讲∑压力的性质∑压力的来源∑调查问题分析压力的性质压力的性质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压力概念进行过探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侧重点提出了压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Lazarus认为压力是环境需求超出个人能力和可用资源的情境;Fineman认为压力是高度焦虑经验的认知和反应;Fleming认为压力是波及威胁或危险的认知及反应;Higgins等认为压力是促使个体内心产生不平衡状态的原因。吉林大学车文博教授认为,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台湾著名的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在心理学上,压力一词有三种解释:(1)指环境中客观

2、存在的某种具有危险性刺激,比如地震、火灾、车祸等现场。(2)指某种具有危险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只要类似刺激出现,就会引起同类型的反应。(3)指刺激与反应的交互关系;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刺激,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在心理学上所研究的压力,多数指第三种解释。因为,即使刺激是有威胁性,如个体不能认知其威胁性存在,对他自然构不成压力。也许个体确知刺激情境是有威胁性,但如他的能力和经验足以克服困难时,对他也不会构成压力。因此,压力一词的涵义虽然表示刺激情境的反应,但所表示的均属消极反应。从以上学者对压力的看法可看出,压力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事

3、件:使个体产生压力感觉事件。(2)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当个体认为“环境需求超出个人能力和可用资源”或者认为刺激事件“波及威胁或危险”时就会产生压力,即个体认为刺激事件具有不可控性。(3)个体有内在体验,如焦虑、内心不平衡、紧张等。由此可见,压力是由一定刺激事件引起的,使个体认为事情已经超出了当时的可控能力时所体验到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它可引起当事人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来源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压力源指压力产生的来源,即促使个体产生压力的刺激事件。Rawson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学业因素、社交因素、生活与经济因素、择业因素

4、等。Heins(1984)等对大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有两类,一类与学业期望及成绩有关;另一类与社会因素有关,如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等。朱逢九(2001)的研究指出,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三种:大学生活的压力、个人成长的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大学生活的压力包括适应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和集体生活的压力;个人成长的压力包括人际成长的压力、自我完善的压力、与性和爱情有关的成长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包括就业的压力、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压力和经济压力。李虹,梅锦荣(2002)的研究识别出15种主要校园压力源,其顺序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

5、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个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竞争,并将主要的大学校园压力归纳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三类。张林,车文博等(2003)通过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调查了全国15所高校的2007名学生,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人自身压力,包括家庭压力、适应压力、健康压力、恋爱压力、自卑压力和挫折压力;二是社会环境压力,包括人际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学校环境压力和学业压力。樊富珉等人(2003)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有:内在的压力源,主要由于大学生的独立性不够、

6、对家庭有较多地依赖、对社会缺乏了解、过于理性化、对自我的认识动摇不定而难以定位等所造成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外在的压力主要是大学生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人们社会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其产生的心理不平衡,包括社会环境压力、学业生活压力、求职择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武汉晚报》以“90后”新生何时能独立为题的报道(2009年9月15日第28版)挑学校,找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干;而在学校选鞋码,领军训服装,新生一脸茫然。不少新生领军训服装被问到尺码时频频回头找家长,实在得不到帮助的就乱说一气,一位1.5米左右的女生说自己鞋码40;一位家长抱怨“过马路太危险!”

7、,反复嘱咐女儿:“没事别过马路,就在马路这边买东西。”张建卫等(2003)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了北京地区三所高校共计660名学生,得出大学生主要面临七种压力,即重大与突发性压力、经济压力、前程压力、学习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异性关系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并指出大学生压力具有显著的年级特点:大二和大四学生的压力大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各年级位居前两名的压力源均为“前程”与“学习”。男生的异性关系压力显著高于女生。王道阳(2004)根据自编的压力问卷调查了安徽省的1200名大学生,研究指出:学业事业压力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经济压力虽然不是大学生压力源的主要

8、方面,然而是其重要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