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

ID:37878209

大小:632.3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01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_第1页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_第2页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_第3页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_第4页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略与系统评估——南海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战略与系统的评估——南海问题管带《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是中国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该海区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海区,周边环绕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等,其中一些国家在中国缺乏海上维权能力的时期,占领和进驻了这个海域诸多中国主权岛屿,使得这一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变得异常复杂。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海区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海上通道。其中,中国进口原油的80%以上。进口铁矿石的70%以上经过南海海域,同时也是连接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进出口经贸关系的海上通道必经之地。正是这样的地缘重要性,

2、以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中国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战略对策,以及发展与这种战略相配套的海军防御与维权的体系与系统。长条桌效应用长条桌来描述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缘态势最为恰当。处于长条桌顶端位置的人总是对桌子的另一部分鞭长莫及,而处于长条桌中央位置的人可以很方便地触及长条桌两端部位。南海就是这样的长条桌似的狭长海域,中国就处于长条桌顶端最北面的位置,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则位于长条桌中央,印度尼西亚等是长条桌的另一端。正是这样的地理分布,使得中国对南海中部以南海域的维护主权执勤行动的困难程度和成本比周边其他国家高

3、昂得多,必须采用远洋海军力量才能有效维护位于另一端位置的领海主权,而周边国家无论是民间还是军方涉足这一海域则成本低廉。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使用破旧的小型舰艇也能轻易抵达整个南海海区大部分地点。1949年之后的15年中,中国海军完全处于疲于应付国民党海军对大陆沿海的袭扰作战行动,20世纪50年代根据协定引进的舰艇大部分都被投入这个时期的反袭扰作战。最早引进的07型驱逐舰和O1型护卫舰被配备在北海和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仅有战争遗留下来的护卫舰和用民船改装的护卫舰可以抵达西沙一线。其中最典型的由民船改装的广州号护卫舰,舰炮

4、是岸炮直接固定在甲板上,航速比沿海客货轮还慢。南海舰队仅用其执行珠江口外海的警戒巡逻。这类舰艇即使能够抵达西沙一线,也不会形成有效的威慑。20世纪60年代中期自行建造的65型护卫舰在60年代后期配属南海舰队后,却因技术状态不佳,出勤率极低。所幸70年代适用于南海的037型猎潜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南海舰队400千米作战半径的轻型舰艇兵力不足问题。1972年之前不仅是装备因素,南海格局也制约着中国海军行使主权使命。原因是越南战争正处于激烈的交战阶段。自北部湾事件以来,美国海空军一直控制着西沙以南的南中国海海区,中

5、国海军很少进入海南岛以南的海域,而且南越西贡当局采取的敌对态度,使得1972年之前在西沙一带展开活动困难重重。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能够投入西沙一线的舰艇兵力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及美国海军和南越海军联合力量,在高强度、高戒备状态下的军事对峙局面下,一旦发生冲突,将面临极端的劣势。在当时面对南越海军具备积极挑衅的动机前提下,舰艇不适合前出西沙海域。在前卫战役结束后,美国海军活动范围退往菲律宾,这使得弱小的中国海军获得了直达西沙南部的活动区域。这片海域仅仅是南中国海最北端的一部分,当时中国海军不失时机地将活动扩展到了西沙以南

6、海域。20世纪70年代初期虽然中国海军根据中央精神,极力将海军威慑影响向南延伸到西沙海域,但是装备与系统的问题却缺乏支持这种行动的实际威慑力。在西沙冲突之前,由于大型舰只缺乏,而且技术状态不佳,导致能够动用进入这一海域活动的舰艇主要是排水量几百吨的10型舰队扫雷舰和大型猎潜艇,都属于轻型作战舰艇,而没有更大吨位的护卫舰以及驱逐舰等大型舰艇。这种装备与战略意图的不匹配,使得中国海军在西沙群岛一带宣示主权的活动遭到了南越海军的轻视,这是当时南越海军敢于发动战斗的根本原因。西沙海战结束后不久,越南战场的局势发展,美国

7、逐步退出南越,这使得西贡政府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37度线附近的基地处于北越打击之下,其海军舰艇和作战飞机被迫退往更南方的基地,并且海军舰艇在1973年以后逐渐处于闲置状态,无力再涉足西沙。然而此时中国海军执勤范围也同样无力向南延伸,原因不仅是西沙接近轻型舰艇活动半径极限,以及大型舰艇不足且技术状态差,更重要的是西沙海域也是中国海空军当时的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极限,进一步向南则进入舰港一带南越航空兵袭击范围。缺乏防空能力的中国海军轻型舰艇则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不仅毫无可能胜任有效的战斗巡逻,更有可能成为西贡当局报复

8、袭击的目标。然而在越南战争结束后,统一的越南使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冷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关系空间处于东西方集团夹缝之中。越南战争结束后,由于越南国内战后重建,以及经济复苏更为依赖苏联主导的货币组织经互会,导致越南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不断屈从于苏联扩展与西方争夺霸权的需要,致使中越关系逐步恶化。这个时期又是持续十年动乱导致的恶果积累最终显露的时期,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中国海空军勉强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