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

ID:37889912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_第1页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_第2页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_第3页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_第4页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突泥涌水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突泥涌水应急预案一、总则突泥涌水是指地下工程(如隧道)施工中遇到暗河、溶洞、承压水等不良地质情况发生较大(以上)规模的涌水、涌泥事故,一般以水、淤泥、泥砂为载体迅速突出,是隧道施工特别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一般地质条件下不易发生,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地下水、岩溶水发育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当遇到有突泥、涌水先兆或无法保证安全特别危险时,现场负责人(如现场领工员、工班长、值班安全员等),应立即组织人员及施工机械撤离至安全位置,停止施工等待处理。在地下水发育,围岩软弱、破碎及断层地段的隧道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超前地质探

2、测预报措施,提前预知前方围岩地质情况,根据所测地质情况预测判断是否具有突泥、涌水可能,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若超前探测有突泥、涌水可能,现场应采取果断施工技术措施,同时上报监理部、设计院,设计相应的支护或处理措施,防止突泥涌水的发生。当发生突泥涌水时,现场领工员、工班长、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火速撤离施工现场,并确保人员全部安全撤离,当发生人员伤亡时,应根据现场突泥涌水实际情况,在确保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方案,减少人员伤亡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抢险救灾,处理突泥涌水,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二、工程概况1、工区名称、位置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夏官营

3、(不含)至广元段(不含)LYS-3标八工区,即同寨隧道出口(含5635m)至青岗隧道进口(含1912m)段,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贾河乡,起于宕昌县下尕沟,止于宕昌县油坊沟,线路基本呈西北向东南走向。本标段起讫里程为DK250+500~DK258+370,线路总长7.87km。2、工程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板岩夹砂岩及华力西期安山玢岩,青岗隧道进、同寨隧道出口端均基岩裸露,沟谷、斜坡及坡顶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及滑坡堆积砂质黄土、碎石类土,7Ⅲ级围岩70%,Ⅳ级围岩28%,Ⅴ级围岩2%。三、工程地质青岗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砾

4、岩夹砂岩夹泥岩、泥岩夹砾岩、泥盆系中统板岩及华力西期安山玢岩,进口端处于基岩风化层内;工点处的大地构造属于青藏歹字形构造体系,受构造作用影响,褶皱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工点范围内受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影响,发育有断层、侵入接触带及角度不整合接触带,地质构造也十分发育。同寨隧道洞身通过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板岩夹砂岩及华力西期安山玢岩,出口端基岩裸露,沟谷、斜坡及坡顶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及滑坡堆积砂质黄土、碎石类土;工点处的大地构造属于青藏歹字形构造体系,受构造作用影响,褶皱断裂发育,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工点范围内受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影响,发育有断层、褶皱及侵入接触带

5、,地质构造也十分发育青岗隧道隧道位于贾河与巴山沟之间,两沟切割较深,形成似岛状地形。隧道通过区地表均为为季节性小沟流,进口端贾河常年流水,流量约55000m3/d。隧道区地下水的形成与隧址区的地形、岩性、构造、气候等多种因素相联。隧道洞身受多次构造的复合,基岩构造节理发育,岩体相对破碎,为地下水的贮存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岩性主要为印支期安山玢岩、下第三系砾岩夹砂岩夹泥岩及泥岩夹砾岩、三叠系下统板岩夹砂岩同寨隧道:(1)DK247+950~DK253+700构造裂隙弱富水段,主要岩性为板岩、板岩夹砂岩,节理裂隙较发育,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840m3/d·km,该段最大涌水量9660m3/d7,

6、预测主要出水段在背斜两翼影响带及向斜核部,隧道洞身在DK251+170~DK251+500通过向斜核部,应采取预防性工程措施。水质良好,对圬工不具备氯盐和硫酸盐化学侵蚀性。(2)DK253+700~DK255+882断裂构造裂隙中等富水段。岩性为板岩、板岩夹砂岩、安山玢岩及断层角砾,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3000m3/d·km,该段最大涌水量13092m3/d。预测主要出水段在向斜核部、断层带周围及侵入接触带,隧道洞身通过向斜核部里程DK254+125~DK254+325,通过f32、f27里程DK255+450~255+493、DK255+840~DK255+87

7、0,施工阶段应密切注意通过断带附近、向斜核部、侵入接触带地下水水量的变化情况,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注意防护,对突然性涌水采取预防性工程措施。水质良好,对圬工不具备氯盐和硫酸盐化学侵蚀性。(3)DK255+882~DK256+132(出口)构造裂隙弱富水段。该段岩体构造作用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属地下水排泄区,本段基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需对浅埋沟谷地表水进行处理。预测单位正常涌水量为600m3/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