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

ID:37911863

大小:490.1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9-06-02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_第1页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_第2页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_第3页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_第4页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学常识》教材内容简介主讲:周金龙一、认识经济学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规律的科学一门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二、教材概况课程性质与地位…总体设计思路…教材框架与内容简介…1.课程性质与地位《经济学常识》作为一门思想政治选修课,是必修课《经济生活》的延伸和扩展,供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学生选修。2.总体设计思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内容,分析力求深入浅出。述评结合,揭示各种经济观点、经济学说的实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力求形式新颖,以增加教材的亲和力,更好

2、地实现课程教学目的。3.教材框架与内容简介(3-1)教材框架:编排结构分为专题、框和目三个层次。专题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本教材由五个专题构成,每个专题均由专题导语、框和活动建议三部分构成。专题导语简要地告诉我们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学习本专题的目的和意义。框由若干目构成,是构成专题的基本单位。作为量化教学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3.教材框架与内容简介(3-2)正文和辅助文具有不同的功能。正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看,它由仿宋字和宋体字组成;从内容上看,它由探究活动和原理两部分组成。探究活动是

3、我们学习本课程的必要环节。辅助文,有四类:“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名词点击”是对相关概念、术语的介绍或解释;“名人名言”所摘录的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3.教材框架与内容简介(3-3)教材框架:内容结构教材共设五个专题。第一专题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第三专题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第四专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第五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3.教材框架与内容简介(3-4)每个专题都包括“导言”、“四框内容”、“专题小结”和“专题活动建议”四部分构成。全书共

4、20框、64目。第一专题设置理由主要内容教学资料设置理由古典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古典经济学大师们提出的一些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影响犹存。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理论贡献(4)2.斯密的政策主张(2)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3)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2)本专题4框内容,共11个目。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斯密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第二部分为李嘉图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第一部分:亚当•斯密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斯密所处的时代——斯密的理论贡献——斯密的政策主张(1)斯密所处的时代通过分析斯密所处时代的特征

5、,揭示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产生的必然性。至于其理论和主张产生的主观条件,教材没作要求,但在教参中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2)斯密的理论贡献简要介绍了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二元劳动价值理论、阶级划分理论和二元收入分配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的提出、发展过程,魁奈的阶级划分理论在教参中作了简要介绍。(3)斯密的政策主张介绍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与“绝对成本学说”。关于其理论、政策的出发点在教参中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大卫•李嘉图的主要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李嘉图生活的时代——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政策主张(1)李嘉图生活的时代通过分析李嘉图所处时代的特征,揭示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

6、张产生的必然性。至于其理论和主张产生的主观条件,教材没作要求,但在教参中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简要介绍了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和一元收入分配理论。指出了李嘉图理论体系的两大矛盾(困难),为专题二分析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埋下伏笔。(3)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介绍李嘉图的“自由放任”思想和“相对成本学说”。自由贸易带来的影响,教材中没有提供实证素材,但在教参中提供了关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材料。教学资料:要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知识储备。经济学的演变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比较以历史的态度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经济学的演变(2-1)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理论考察的是重商主义。但

7、因重商主义的考察仅局限于流通领域,还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产生的古典经济学,将经济理论的研究由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标志着政治经济学的诞生。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和凯恩斯革命的发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但进入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现象的出现,新自由主义兴起。经济学的演变(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