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一·文字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

ID:37955221

大小:296.3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3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_第1页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_第2页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_第3页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_第4页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通论一·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關於文字——古漢語通論一(一)漢字的起源圖畫說八卦說倉頡說結繩說書契說日本人敬畏漢字;日本年度漢字(二)漢字的構造(P.15)“六書”說(P.16):象形(364字)指事(125字)會意(1167字)形聲、轉注、假借雞(三)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P.43)古今字概念: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多义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一对“古今字”(P43)出現的三種情況:1、今字为古字的本义而造成借用。2、今字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成借用。3、今字为古字的假借义而造成借用。(P.44--45)責和債;昏和婚;采和彩舍和捨異體字概念:两个

2、或两个以上的字,它们的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替代的,就是一组异体字。六個方面的形體差異:1、造字方法不同2、都是形声字,改变意义相近的形旁3、都是形声字,改换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声旁4、变换偏旁的位置5、声旁和形旁都不同6、保留古代字形(P.49--50)“坤”與“堃”異字同詞繁簡字另一種異體字漢字簡化的幾種方法:1、以繁体字的一部分代替繁体字2、同音替代3、草书楷化,即用正楷的笔法来书写繁体字的草体4、将合体字中的繁复部分换成简单符号5、将繁体字中的复杂偏旁改成简单偏旁6、用会意或形声的方法另造新字7、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或俗字(參見P.50--5

3、1)假借與通假通假概念: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就是通假现象,其中这个借用的音同、音近字叫通假字,而这个被代替的字一般称之为本字。假借與通假的異同:相同:都是“借字標音”;差別:通假的“本字”和假借的“本字”本质不同,假借造成了“同字異詞”,而通假既造成“同字異詞”,又造成“同詞異字”。(參見P.55)練習二(P.70)(四)怎樣查字典辭書:(工具書的查閱參見P.61;P.120;P.196;P.251)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辟:避、闢、僻、嬖、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避)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4、闢)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同上)(僻)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嬖)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譬)關於形聲字據統計,東漢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收錄漢字9353個,其中的形聲字就占了82%;南宋鄭樵對23000多個漢字進行了統計分析,形聲字占90%;現代7000個通用漢字中,形聲字也占80%以上。指出下面這些字中的形聲字,並說明它們的造字特點。休、圍、塵、潘、想、上、聞、下、指、盲、旦、舟、通。[課後練習]教材·練習一(P.42)之四;練習二(P.70)之三、五、六形旁和聲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6種:

5、左形右聲,如:清、松、城、漁、狸、情、描、帽、紡右形左聲,如:功、領、救、戰、郊、放、鴨、飄、歌上形下聲,如:露、花、崗、草、笠、芳、窺、景、箱上聲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貸、盒內形外聲,如:聞、悶、辮、辯、問外形內聲,如:圓、閣、衷、病、趕、廳、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