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

ID:37963483

大小:7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04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_第1页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_第2页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_第3页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_第4页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金元时期的陇中文学综述汪海峰(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定西743000)【摘要】陇中在宋金元时期就是民族战争拉锯的战场,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地域。虽然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文学的发展却因此受到了影响。纵观宋金元五百余年,陇中很少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人大家,除了张炎词作外,也只有邓千江、刘錡的传世孤篇。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诗文缺如,但这一时期却有许多重要的碑刻、碑文保存了下来,这些记人叙事的碑文,也构成了陇中文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与巩昌汪氏相关的碑文、诗文,更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陇中洮河流域出产的洮砚是中国

2、四大名砚之一,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全国著名的文学大家为之激情流溢,写下了不胜枚举的诗文。【关键词】陇中巩昌定西文学宋金元陇中的概念,最早是清末左宗棠提出来的。1876年他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现在我们说的陇中,其实不是行政区划,而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其主要地理区域在陇山以西,秦岭以北,黄河以南,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陇中以现定西市六县一区即安定、陇西、临洮、通渭、渭源、漳县、岷县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榆中、会宁、靖远,武山、甘谷、秦安、静宁等县。这些县域在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属于同一

3、个文化板块。陇中在宋金元时期就是民族战争拉锯的战场,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地域。虽然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但文学的发展却因此受到了影响。纵观宋金元五百余年,陇中很少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文人大家,除了张炎词作外,也只有邓千江、刘錡的传世孤篇。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诗文缺如,但这一时期却有许多重要的——————————————﹡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陇中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XZW008)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汪海峰,男,汉族,1958年生于甘肃陇西,现任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主要从

4、事陇中文化研究。碑刻、碑文保存了下来,这些记人叙事的碑文,也构成了陇中文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与巩昌汪氏相关的碑文、诗文,更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陇中洮河流域出产的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全国著名的文学大家为之激情流溢,写下了不胜枚举的诗文。以上就是宋金元时期陇中文学的大概,本文试从这个范畴列举综述。一、宋金元时期陇中词人及其作品陇是甘肃的简称之一,因为在历史上有过著名的陇西郡,同时陇也代表着陇山以西的甘肃省辖境。在中国文学言语中,与陇相关的词汇,具有苍凉悲壮之感,是有特定感情色彩、地域蕴含的意象性词

5、汇。汉唐盛世,曾有很多陇中文人创作了许多伟大作品,不时领时代风气之先。但从安史之乱后陇中陷入吐蕃以来,随着此起彼伏的宋、夏、吐蕃、金、蒙之间的战争,随着丝绸之路的萧条,中原文化也日益远离陇中,陇中成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落后地区。因此整个宋金元时期陇中文学的发展日趋衰落,作家作品寥寥无几。在陇中文学整体衰落的前提下,南宋陇中成纪人张炎作为宋词的最后作者,给中国文坛留下了大量词作。金代的邓千江写了一首被推为“金人乐府第一”(杨慎《词品》)的千古绝唱《望海潮》,也算是这一时段陇中文学整体黯淡无光中的亮色。虽有张炎、邓千

6、江的出现,标志着陇中文学仍有一定成就,但从整体高度和地域特色而言,陇中文学已日益远离全国主流文坛。这一时段,除了张炎、邓千江,还有南宋陇中静宁人刘錡有一首《鹧鸪天》传世。此外,因资料缺如,当时即使有文人进行了创作,也无可搜罗了。(一)南宋格律派词人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籍陇中成纪,寓居临安。他是南宋最后一位著名的格律派词人。著有《词源》《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

7、四大家”。  张炎作为南宋遗民,他的词作苍凉哀痛,述说家国之伤,黍离之悲,代表着宋末元初的时代之声。他的作品长于咏物,以清空之笔写个人哀怨,时代印记鲜明。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月下笛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

8、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此时南宋已亡,张炎流寓甬东一带,“孤游万竹山中”“因动《黍离》之感”。运用含蓄曲折的手法,反映其家国之恨。整首词的悲凉凄楚,含蓄深厚,代表了张炎当时的心态。(二)邓千江及其他陇中词人邓千江(生卒年不详),陇中临洮人,金代初年士子。金初张中孚镇西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