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华南虎教案

28华南虎教案

ID:37982708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8

28华南虎教案_第1页
28华南虎教案_第2页
28华南虎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8华南虎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一、小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随年级增高而提高,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出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我国学者丁祖荫(1964)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图画能力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认识“个别对象”的阶段,儿童只看到各个对象,或各个对象的一个方面。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儿童可以看到各个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感知的空间联系。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儿童可以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  4

2、、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  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属于(2)、(3)、(4)阶段。  (二)小学生观察品质在逐渐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  初入学的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受刺激物的声音、形态、颜色等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观察的精确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水平很低,他们观察事物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不能表述细节。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

3、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略优于中年级小学生。  3、观察的顺序性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系统地观察,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4、观察的深刻性  低年级小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上作出概括,他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中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深刻性更有显著发展,表现为观察

4、力中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二、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二)落实观察准备  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小学生看的懂。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的兴趣。  (三)培养观察兴趣激  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持续观察能力的关键。  (四)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引导孩子们观察某一事物,让孩子们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五

5、)掌握多种观察方法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  2、观察要抓特点。  3、边观察边思考。  4、边观察边比较。  5、边观察边交流。  总之,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多鼓励学生,处处做个有心人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陈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