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

ID:38018066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_第1页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_第2页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_第3页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_第4页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江市市中区永安中学示范课教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设计(杜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教学难点:对爱国者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科技差距》《我国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

2、故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中国兴衰的历史,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师:是的,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的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它也时刻警示着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请同学们翻到教材17页,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旧知识引入主题教学环节一:树立忧患意识1.先请同学们阅读《孟子》中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思考并尝试解释这句话。2.

3、教师: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这句名言是本部分内容的最好诠释,以此过渡到“忧患可以兴国”1.教师:同学们,在当前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吗?为什么?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把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写下来。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

4、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主题文字,懂得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阅读有关柏耀平的阅读资料,并交流对“文章反映了柏耀平怎样的精神”问题的认识。5.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科技差距》《我国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 让学

5、生通过事实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树立忧患意识教学环节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教师:我们前面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我们大家。)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找出来。3.教师解释名句。其具体解释见本教学案例后的附文。4.读《毕业歌》。5.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

6、,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课后把它写在作业本上)人物事迹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建设祖国的重任 通过解释名句,让学生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胸怀,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兴旺而担当重任的热情    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及20页教材。思考:教材是从几个方面解读: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的?交流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我们该做些什么?总结让我们以教材中毛泽东的话来结束语我们这一课的教学。 作业:(本课作业,做在作业本上,明天交)1、例举5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2、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展望未来,

7、我们该做些什么?(本单元作业):《练习册》下周一早上交。《导学与测评》10月8日早上交。2010年9月16日附:本课板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树立忧患意识    2、以振兴中华为己任重要性    (1)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为什么        (2)从历史中一路走来,面对现实,必要性       展望未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附:教科书中有关名句的解释“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这句话是战国时期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反映了屈原的爱国爱民

8、的思想。屈原生活在战国中晚期的楚国。楚国当时仍是以“宗法制”为主体的国家,朝廷长期被大贵族世家把持,相互争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