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

ID:38024335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_第1页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_第2页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_第3页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_第4页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颈椎病中医特色平衡疗法第一章颈椎病的现状颈椎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腰椎病。根据1992年资料统计,我国颈椎病的患病率平均为7.3%,说明当时全国就有将近1亿颈椎病患者。在中老年人中,尤其是40~60岁的年龄组,发病率占80%左右。第二章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症”、“项强”、“颈筋急”、“痉证”、“痿证”、“颈肩痛”、“头痛”、“眩晕等条目下。这些疾病的论述与现代颈椎病的病因,症状描述较为相似。早在二千多年前,《内经》已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诸风掉弦,皆属于肝”。

2、至随代;《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唐代的《仙授理伤续继秘方》则认为外伤瘀血亦可产生痹症。金元时期,《儒门事亲》论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也可致痹。第三章中医颈椎病的病因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痰饮”、“内伤”、“劳伤”等病证。颈椎病的病因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因包括风寒湿邪、慢性劳损、咽喉部、颈部感染等因素。内因主要正虚邪实导致气血失调、脏腑不和。根据颈椎病的病理病因,我将颈椎病性病归纳于6句话:风寒外袭,劳伤骨络,气血失和,疾瘀交阻,脾虚肾亏,脏腑失常。3.1风寒湿邪。风寒湿

3、三气乘虚而入合而为痹。痹症是指病邪阻闭而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及闭塞不通,痹而不仁之意,《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流散,故久而为痹”。依其病变部位有肢体痹(三痹、历节、肩痛等)、五体痹(血痹、皮痹、肌痹、筋痹、骨痹)、五脏痹(心、肝、脾、肺、肾)痹之分。据其病理特点有行痹、着痹、痛痹、热痹之异。风寒湿邪容易侵袭颈项部,因头部是诸阳会汇之处,颈项部为脑髓之门户,除手厥阴心包经和带脉外,几乎所有奇经

4、八脉和十二经脉都由此通过,颈项部经络分布最密集,是联系全身脏腑的一个枢纽。当人体抗病力下降时,风寒湿邪便乘虚而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风从上受,风寒伤上,往往侵犯太阳经,致卫外不固,营卫失和,出现恶风怕冷、出汗、颈项强痛、腰背酸楚,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风寒湿三合而痹,风气胜者为行痹,上下左右无常留;……寒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如影响督脉,便项背挛急,疼痛加剧,头项转动受限。病久至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可出现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重者不能行走,肌肉萎缩、瘫痪。3.2慢性劳损。颈背腰位于人体承上启

5、下之要纽,四肢的运动要靠脊柱的正常活动才能产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说明劳伤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局部的肢体产生疲劳性损伤,可致气血失和,阴气虚衰不足,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气血凝滞而为痹形成创造了致病基础。痹阻遂致气血瘀滞,血脉不通,久之失养,筋脉不荣亦加重了局部病证,形成痰瘀互结。由于积劳成疾的损伤,多伤及人身之气,积渐而使机

6、体渐衰元气损伤,为虚证。元气虚损,可使经脉之气不能荣养筋脉,故可见肩背酸痛、疲乏无力、动作无力等症状。3.3气血失调,脏腑失常。人到中老年,气血常不足,脏腑功能减低。颈椎病变,可使脉道受阻,心血不能上行头面,脑失所养,可致头晕目眩。气血不足、脏腑失常、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引发颈椎病,出现项背强硬、疼痛、转侧不利。病变日久,又可耗伤心的气血,致胸痛闷胀。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颈椎骨节连接松弛失稳,出现肢体麻木,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肾气虚衰,颈椎失养,则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变而出现临床症状。现代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颈椎病的

7、发病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30岁以下的人群颈椎病患病率很小;40岁以上则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患病率达20%以上;50~59岁年龄组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42%;65岁以上则为100%。说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病变,则引起颈椎病变。颈椎病使经络失畅,血脉闭阻,可致脏腑功能失常。第四章颈椎病的辩证施治1颈型颈椎病中医辩证①风寒痹阻型:症见颈项部疼痛、板滞、肌肉痉挛,甚至僵硬,转颈困难,同时伴头痛、出汗或无汗,全身怕冷、双手无力、屈伸不利,全身发紧或肌肤麻木、四肢麻木酸痛、舌质淡、脉浮缓或紧。证候分析:感受外感风寒后,致经络阻

8、塞,气血失和而为病。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其上行巅顶,循项背,故颈项肩背疼痛。外邪痹阻经络、气血不畅故见四肢酸痛麻木。治则:祛风散寒,通络和营解肌。②痰瘀化火型:症见颈项板滞、疼痛、僵硬,同时伴有咽喉部疼痛。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当咽部及颈部有急慢性炎症时,易诱发颈椎病的症状出现,或使症状加重。另一方面颈椎病也因颈椎失稳,小关节错位,直接或间接剌激、压迫交感神经,使其功能发生异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