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认定考核细则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

ID:38030555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_第1页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_第2页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_第3页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时认定考核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石泉县两河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学时认定考核细则内容赋分办法审核材料最高限制说明校本研修活动校本培训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主讲人记4学时/次,学习者记1学时/次;片区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5学时/次,参培者2学时/次。主讲人讲稿、参培者学习笔记(心得),学校登记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10学时/学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1小时。主讲人交讲稿4~~教师自主研修教师每学年自学笔记满5000字记6学时,不满5000字不计学时,每超2000字加1学时,依次累计达到8学时为止。教师读书心得、随笔、自学笔记等。8学时/学年包括师德学习、教育教学专业学习等,可体现在读书心得、随笔、自学笔记等方面,亦可体现在

2、个人博客上。校内教研专题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每次均记1学时,不满1小时不计学时,每增加1小时累加1学时。考勤、活动记录。10学时/学年包括课例研讨(评课)、专题研讨等,每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集体备课主备人记4学时/节次,参与者记2学时/节次计划,现场笔录及相关证明。8学时/学年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期初拟定计划,研讨内容可以是对教育教学热点问题的探讨,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评课等。承担公开同一课题按最高标准核定,不重复累计。课承担校级、协作片(区)、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公开课按不同级别分别计学时。校级(3学时)、协作片(区)(4学时)、县级(5学时)、市级(6学时)、省

3、级(7学时)、国家级(8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活动记录。8学时/学年听课每学期听课节数满20节记4学时,不满20节不计学时,每增加2节课记一学时。累计满8学时为止。一学年超过40节课按8学时算。听课笔记8学时/每年包括在本校和外校的听课。师徒结对参与学校师徒结对活动,师徒同时各记4学时/学年。相关文件和证明材料。4学时/学年制定学期计划,且按计划落实,师徒同分。外出学习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记5学时/天。相关文件和证明材料。10学时/学年未被认定为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学时的短期培训。研修成果课堂教学学校每学年至少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效益评估,按优秀、良好、合格三个

4、档次分别计学时。优秀(6学时)、良好(5学时)、合格(4学时)活动计划、评估细则及相关记录。6学时/每年学校需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制定评估细则,组织专人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效益评估,并按一定比例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档次。4~~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发表在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按不同级别分别计学时。县级(5学时)、市级(6学时)、省级(7学时)、国家级(8学时)刊物(封面、目录、文章)。8学时/每年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刊物须有正式刊号,发表在市级及以上的理论刊物须经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发表在有正式刊号的报纸上,按上述标准折半计算。同一内容论文、

5、案例按最高级别记学时,不重复累计。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和教学技能竞赛获奖在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评比中获奖,按不同等次分别计学时。县级(5学时)、市级(6学时)、省级(7学时)、国家级(8学时)获奖证书8学时/每年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教学技能竞赛(包括优质课评比、教学能手遴选、教具制作等)评定单位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电教机构。同一内容论文、案例和教学技能竞赛按最高级别记学时,不重复累计。课题研究参加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按不同等级分别计学时。校级(4学时)、县级(4.5学时)、市级(5学时)、省级(5.5学时)、国家级(6学时)证明材料和论文或课题实践心得。6学

6、时/每年课题须经相关部门(含学校)审批。参与课题研究者每学期须参与课题研讨不少于2次,并撰写论文或课题实践心得至少一篇。校本课程开发及资源建设参与学校校本教材编写、教研成果编撰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任意参与其中一项均记6学时。查材料6学时/学年教学资源需教育行政部门、师训教研中心、电教中心审核通过。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