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

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

ID:3804929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_第1页
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_第2页
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作者:提供人:谢永强阅读:494评论:0时间:2009-2-1311:35:48今天我在浏览网页时阅读到《小学生逆反心理及疏导》一文,受益颇深,现特转载于各位,但愿能对你的教育工作带来帮助。案例1:我校某班在课堂上,一学生突然背着书包从教室冲出来,任课老师则拿着课本在后边边喊边追。到达传达室,该生被传达室的汪师傅拦住,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叫我作业重做一遍,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好的,凭什么再叫我做一遍?!”案例2:我班同学朱某,上美术课时做语文作业,被老师发现,老师将其作业本收了,放入他抽屉,该学生

2、便一不做二不休,在课桌上用油笔乱涂乱画,还时常白几眼老师,嘴里则低声嘀咕着什么。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几则案例都是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结果。一、什么是逆反心理有一部分孩子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它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不正常的、抗拒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在上面例子中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属

3、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多维视野”对逆反心理的成因做全面分析。1、主观因素(1)过分强调自我的自身倔强的个性。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奇心强烈,探究欲望旺盛。他们对事物往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希望探个究竟,对于家长和教师的明令禁止的事情更是如此。(2)自主意识的萌发。他们希望独立自主,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他们会挣脱师长的管制,竭力自行其是。但是,他们的自主意识还不十分成熟,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表面性。

4、(3)偏激、片面地看问题。有些小学生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他们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2、客观因素(1)教育过程简单、生硬。教师教育学生时不注意方法,持简单、生硬甚至粗暴态度,伤害了学生自尊心。还有的教师采取“硬性灌输的填鸭式”,“限制束缚的管束式”教学等等方法,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必然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2)家教不当,外部压力过大。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与孩

5、子的发展潜能不相一致,因此,随着期望值的不断攀升,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便会采取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办法,对抗父母日趋升高的期望值。三、小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由于逆反心理是客体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所造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要清除和矫正逆反心理,就要从解决客体环境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入手。(1)教师追求自身的完善教师要养成一种完整的人格、一种心胸宽广、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一种求实致远、朴实高雅的品位,一种“贵贱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学生在这样人格的濡化下

6、,才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A.了解、爱护学生当学生觉得老师值得亲近、信赖时,就会把老师的教育认为是出于好意的劝导而愿意接受。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做“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优、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B.尊重学生人格,保护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学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他们就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

7、的意见。教师要以自己的热心、诚心和耐心,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的成长,通过自己的“将心比心”,赢得学生的“以心换心”,达到师生知心,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当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之日,就是学生希望别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C.教师应学会“宽容”。教师的宽容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上进心。多几分宽容,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平时,和他们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宽容中有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2)发挥

8、班级的作用。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里有健康的舆论,同学间团结友爱自尊自重,所以在处在这良好的环境里,就会大大有利于学逆反心理的转化。同时经常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如何遵守规范和规则,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生在班级中有强烈参加集体生活、获得友情、受到重视等内在心理需要,因而十分重视集体对个人的要求、评价和信任。(3)协助家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