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

ID:38060491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_第1页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_第2页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_第3页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灾害中的救助》说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节课是《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中的第三小节。《灾害中的救助》是这课中的第三个分内容,我以自然灾害的图片入题通过学生的观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了解到雪灾、地震等重大灾害。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强学习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受。在老师创设情境下进行学习、演练,增强学生自悟自救能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无私奉献精神。一、关注学科的特点,认真选择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不是“教”的课程,应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为此在

2、本课中授课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法学习:1、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灾害的形式,进而深入思考产生感悟。2、体验、交流、讨论、演示法,加深对灾难的理解,认识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3、在老师创设情境下进行实践、演练,增强学生自悟能力。二、巧设活动环节,在学生的交流中,激发情感,指导行为,达到导行目的。针对以上的研究内容,授课教师设计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认识灾害,加深感悟;模拟演练,学会自救;谈话导行,情感升华四个环节,并结合课题相应的阐述具体实施的过程。1、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出示汶川这一组语言符号,让学生收集已往的知识经验,

3、发现了解后随之产生联想,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了想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前的预兆、地震发生、如何自救等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过程,认真的倾听,适时总结,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2、认识灾害,加深感悟通过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及通过同学们在报纸,电视,网络收集和收集整理的新闻信息,对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百姓的受灾情况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信息,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利用采访,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有关地震资料并交流汇报,老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与学生平等对

4、话,丰富他们对地震灾害的了解。通过介绍地震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认识到灾害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学生在交流材料的同时,自悟到这种灾害,可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当地政府、人民要对能想到的灾害随时保持高度警惕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社会课是活动课,是师生经验的共享,学生通过介绍资料图片的活动中,丰富了视野,拉近距离,了解了灾害的不可抗拒性。采用录像形式来缩短时空距离,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充分发挥多媒本技术的优势,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强学习内容的感染力,让

5、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受。3、模拟演练,学会自救,在模拟情景,实验活动中,使学生体会灾害的突发性,并初步掌握学会自救本领。本课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去体验。提高整节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我通过情景创设,对生存价值的体验,逐步引寻学生在体验中自我感悟和明白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确切的应该怎样做,及时掌握多种自救互救方法。4、谈话导行,情感升华通过学生的情境体验,教师对地震发生时应当掌握的应急求生方法的总结再述,如:师强调——如果在平房里,如果在楼房中,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如果正在公共场所,

6、如果正在街上,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等等的应急求生方法的再述及强调,使学生在演练中、在情境中、在生活中,得知了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从而达到导行的目的。三、课堂活动设计的亮点:1、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和倾听学生的发言,从而达到充分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教学活动。2、本课着重体现师生经验的共享,丰富了视野,拉近距离,采用录像形式来缩短时空距离,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强学习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受。3、

7、通过情景创设,对生存价值的体验,逐步引寻学生在体验中自我感悟和明白掌握多种自救互救方法在模拟情景,实验活动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去体验。提高整节社会课的教学效果。4、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体验、思考、探究等的形式解决生活中突发的自然灾害问题,了解人类的生命是脆弱的。引出珍爱生命永远是我们的主题,让孩子们从情感上去关注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健康、和谐、美好地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