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究竟评什么

评课究竟评什么

ID:3806611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5

评课究竟评什么_第1页
评课究竟评什么_第2页
评课究竟评什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评课究竟评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评课究竟评什么?近年来,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兴趣所好,听课评课逐渐增多,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之余,平均每学期听课平均达到40-50节。翻开电脑中的“听课记录”文件夹,从去年9月份来实中支教学习至今,累计听课已达100多节,范围包括除音乐美术和电脑之外的初一到高三的所有学科,随堂笔记和听课简评合计约五六万字。而且,每听必评,要么在科组评课会议上发言,要么课后找老师单独交流,我的评课也因为“入木三分、指导性强”(老师语录)常常受到老师们的欢迎。日积月累,便对如何评课有了一些心得,也愿意在这里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一起交流与探讨。那么,究竟该如何评课,或者说评课

2、评什么呢?我想,首先还是从目前评课活动中所存在的几个带有普遍性的误区说起。误区之一是: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即只看老师的表现,不看学生的反应;只评老师教得如何,不评学生学得怎样。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主体,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表现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误区之二是:只见教材,不见教法。即只看教材的内容讲清楚没有,不看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只关注教学内容上的纠错,不关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忽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忽略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的方法运用比固化的知识传递更重要。误区之三是:只见知识,不见情感。即只注重知识的讲解与落实,不注重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只注

3、重学科知识的授受,不注重学习热情的激发。忽视了“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的古训,没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没有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热情的调动,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教学,顾名思义,一曰“教”、二曰“学”。所以,笔者以为,从大体上讲,评课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从辩证的角度讲,还要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而述之:一、评价老师的教。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乎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如:教态是否端庄大方,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板书是否整洁美观,多媒体手段运

4、用是否熟练等。良好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2、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如:教学内容是否娴熟,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环节是否流畅,多媒体课件是否精致等。没有备课的精心,就没有课堂的精彩。3、课堂调控是否灵活。如:能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能否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关注学生反应、及时进行进度调整和学情干预,是否讲练结合、及时反馈,抓好知识的有效落实等。灵活的课堂调控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还有,老师的教学激情、学识水平、语言艺术、教学机智、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对课堂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作用,会让课堂锦上添花、充

5、满活力。二、评价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一定意义上讲,评价一堂课的效果好坏,关键并不在于老师教得如何,而是在于学生学得如何。换言之,如果没有学生的广泛而积极的参与,没有教学目标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的有效落实,纵然老师讲解得天花乱坠、表演得天衣无缝,也只能算是徒劳无功。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呢?1、看学生表现是否积极。即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看学生是否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是否专心听讲、认真看书、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2、看学生参与是否广泛。即看是绝大多数同学都积极参与,还是一半冷一半热

6、,或者是只有少数学生踊跃,多数学生沉默。如果是前者,可喜可贺,如果是后者,效果堪忧。因为只有面向全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避免学习上的两极分化。3、看知识重点是否真正掌握。通过课堂练习和师生问答,看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学生学过的知识重点,大多数学生是否初步掌握并能够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抓住基础、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及时反馈。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基础练习多数出错,可以肯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因为,老师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充分的落实。三、评价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7、融洽的师生感情,有效的交流互动,是联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没有师生的有效交流和默契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能真正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就难以真正得到提高。那么,如何评价师生的互动呢?窃以为:1、看老师是否有饱满的教学激情。因为,只有老师的教学激情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能,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乐趣。2、看老师是否关注学生,包括目光的关注、言语的提示和肢体的拉近。即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看是否都在认真学习;关注学生的表情,看是否存在学习疑惑

8、;关注溜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