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原文及翻译

问说原文及翻译

ID:38074848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问说原文及翻译_第1页
问说原文及翻译_第2页
问说原文及翻译_第3页
问说原文及翻译_第4页
问说原文及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说原文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说》是清代刘开写的一篇议论文。“说”是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铺相成,缺一不可。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1)。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2),非问无以广识(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4)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5)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6)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2、7),所谓交相问难(nàn)(8),审(9)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10),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11),妄以臆

3、度(duó)。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12)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

4、;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13),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14)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字词解释  (1)问说:关于勤学应当勤问的学说。  (2)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5、 (3)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4)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  (5)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达  (6)舍问:丢开问  (7)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决:判断,解决。  (8)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  (9)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10)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11)审:详细  (12)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

6、…为是非:以……为非  (13)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14)臆度(yì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  (17)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18)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  (19)君子之学必好问必:必须好:喜欢,喜爱  (20)而或:但却  (21)不肖:不成器的人  (22)是故:因此  (23)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  (24)贤:道德才能高  (25)破:破解。  (26)《问说》选自《孟涂文集》,有删节。刘开(1784-1824),字

7、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  (27)理:真理  (28)知:了解  (29)强:勉强  (30)不屑:不重视,轻视。(31)问说:关于勤问的论说(32)几:接近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

8、正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