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

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

ID:38085885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_第1页
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_第2页
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摘要:对于教育来说,应当关注生命的成长和价值,尤其是作为洋溢着生命体验、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的语文学科,更应当成为学校生命关怀教育的主要阵地。笔者从生命关怀意识的概念出发,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渗透生命关怀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若干策略,旨在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可行性参考。关键词:语文课堂;高中;生命关怀意识引言:新课改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对万物生命的关怀与重视,是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理念:“语文学科教育的起点是人

2、的生命”,正如林永强老师在其论文中所言:“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盛成星和开放性的高度关注,促进每个生命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林永强,生命教育——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第125页对于林老师的论断,笔者感同身受,只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关怀意识,才能实现语文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深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语文课堂生命关怀意识的概念界定什么是语文课堂的

3、生命关怀意识?笔者认为就是从生命关怀和情感教育出发,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万物各色生命的存在,并思考生命的内在价值。通过这种洋溢着生命关怀意识的语文课堂,逐渐引导学者对自己、对他人、对动植物等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收获人格的全面发展。二、语文课堂渗透生命关怀意识的重要意义(一)完善学生人格与思想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关怀意识是立足并肯定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体人格与思想的培养,与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不同,它更注重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人格发展。生命关怀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书本

4、文字中发现跃动着的生命体验,并用这些生命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完全掌握语文知识,而是以引导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成长为根本工作。(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渗透生命关怀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发智力。其实,生命关怀教育对智力的启发作用已经被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尤其是当代情感心理学家霍夫曼提出了的提干影响信息加工和组织记忆的实验论断,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孩子能够在同等环境中通过踊跃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相对而言智力更高。(三)加速语文知识积累与深化将生命关怀作

5、为穿插在语文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它的载体必然是语文知识,以真实体验引起学生共鸣反而深化了语文知识在学生脑海的印象,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有了更多体悟。只有有生命情感体验,才能主动和透彻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对于学生而言,此时的语文学习已经不是老师“逼迫”的强灌入脑的“呆板知识”,而是发自内心的语文学习欲望。三、语文课堂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若干策略(一)结合教材、精心准备,深挖生命关怀教育亮点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性和情感力,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章就是讲述作者的生命关怀理念,如史铁

6、生的《我与地坛》、川端康成的《花未眠》、《物种起源》等篇目,生命关怀意识本来就是这些文章的主线,教师可以以此为抓手,直接抓住讲课内容的关键,带领学生从作者的生命情感发展出发,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认识生命,接纳各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笔者在《我与地坛》这节课中让学生找出史铁生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语句来,并带领学生反复咀嚼“我为什么要出生?”、“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了,一死了之?”等话语,使学生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当困难袭向生命的常态时,应该用怎样的行为来应对坎坷的命运。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

7、生建构精神世界,带动学生正视人生挫折,让学生理解只要坚强的活着,勇敢的应对挑战,我们的生命将战无不胜,而我们的人生也就更加多姿多彩。(二)利用媒介、还原情境,唤醒学生生命关怀情感谢海清老师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谢海清,运用电教媒体,激活语文课堂[J].教育艺术,2004年第一期,46-49页笔者也十分青睐以多媒体课件来

8、为学生还原各类真实的生命成长过程,如学习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时,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朵花的成长过程,通过这些真实的场景来催发学生生命关怀意识的萌芽,让学生承认自然的伟大,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身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思想。(三)渗入生活,延伸课外,内化学生生命关怀意识笔者认为,生命关怀意识不仅仅要在语文课堂上体现,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将从书本中得来的生命关怀体验付诸于实践。如《病梅馆记》的学习中,笔者鼓励学生在课下关心新闻曝光的“大学生恶意用硫酸泼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