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

ID:38100097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_第1页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_第2页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_第3页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_第4页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伦敦奥运的开幕式,给国人印象似乎很是深刻,网络上评价自然不绝于耳,褒贬不一,喝彩的多数是普通网民,稍有微词的多数是官方媒体。个人认为,这次开幕式还是不错的,有些惊喜。而人们最热衷的是,将此次伦敦奥运开幕式与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相比。时过境迁,鉴于两国的体制、文化以及历史有太多的差异,通过奥运开幕式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大相径庭,单纯的比较一来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二来也实在无法分出高下。举办奥运会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无疑是一个长久的梦,自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真正走向世界以来的100多年中,他在实现民族自决与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一直在追求的,是世界

2、,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认同,其中包括国家、社会和文化。举办奥运会,无疑是圆了国人的一个梦,因而我们通过奥运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体,他要融入世界。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转型中的国家,他从传统专制的窠臼中解脱,效仿西方,逐步构建起现代国家组织形式,实现现代化。同时,他也正逐步患上所谓的国际认同“焦虑症”。因此,他急于表现自己30多年的建设成就,展现给世界他的一切: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更具宽松的文化环境,更加规范的制度,一个更积极更具包容性的东方大国。另一方面他要通过奥运展现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东方文明的魅力,象征他是东方文明的真正代表。最后,更重要的是,他

3、要表现自己的崛起,不单单是国家层面的崛起,更是民族的崛起,民族自信心真正意思上的回归,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是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误解、嘲讽的一次全面的反击和正名。将这一切投射到奥运开幕式的艺术表达形式上,使得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承载了太多的期望,融入了太多的元素。作为奥运的总导演,摄影出身的张艺谋采用了他的强项,对于视觉效果的综合应用,采取所谓的“大手笔,大部头”,用梦幻一般的特效、磅礴的场景,庄重、恢宏的气势,以及泼墨般的渲染。没人能够否认,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是非常成功的,作为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他给世界的是一种惊奇和震撼(这当然是需要钞票的)。

4、而在这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对民族认同的追求与期盼。“如果开幕式只是简单比较大小的话,谁都比不过中国,也就是说再怎么大也大不过北京奥运会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获得了“解放”。我们当时就想:很好,好吧,我们要尝试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我们不能不感叹英国佬的狡猾,当然,一先一后,后者总是有优势的。如果说北京奥运开幕式给人的是震撼,今年伦敦奥运开幕式给人的则是温馨之感。作为张艺谋的同行,博伊尔在开幕式设计上同样也独具匠心。确实,英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家机器,没有那么有力的举国体制,或者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将奥运开幕式搞得像北京那

5、样的规模(美国可能都不行)。但是,这并不影响伦敦奥运开幕式的成功,因为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要远远超过了中国,他们也没有所谓的亟需的“国家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举办过两届奥运会,更有了一份自信与从容,以及自由发挥空间。同样,细心的观众都能看出,伦敦奥运开幕式对自己国家的诠释也同样是非常成功的。一者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东方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描绘不同,伦敦开幕式除了开头很短的展现了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田园风光之后,时间轴大幅度后移,着力描述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变化,而这正是这个国家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开启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文明。二者在歌颂

6、伟大的成就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忘记对那段历史的反思,历史学者雷颐先生这样评价伦敦奥运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最令我震惊的是表现了历史上的底层,圈地运动,童工,产业工人的辛劳。争选举权的妇女游行及为此死亡的一位女性。在这种场合,这样表现自己国度的历史!这才是对自己过去和历史的自信。”最后,最使我赞叹的是,他们通过奥运开幕式不仅回顾了本国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对全世界的贡献,更将自己的目光放到现在,回到了当下。他想告诉世界:英伦大地不仅能够创造出铁与血的工业文明,也能够成就NHS这样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不仅能够贡献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也能带来哈利波特与彼得潘;他有罗温·艾金森的搞怪、

7、有007的魅力、也有甲壳虫和滚石的疯狂,他展示的当下的活生生的英国,他要表达的是大英帝国仍然在影响着世界,仍然在输出自己的文化和思想,他要获得的是这个时代的认同。因此,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艺术处理更为的宽松,更为的自由,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还夹杂一些幽默的元素。当然,伦敦奥运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节目衔接过于仓促,整个场面有那么一点混乱,可能由于东西方审美观念有差异,“电影导演丹尼·博伊尔大量采用了现场和电视插播的方式让开幕式看起来像一场电影,有很多场景特写;这样尽管照顾了电视观众,但现场观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