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岗乡情简介

十里岗乡情简介

ID:3810843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十里岗乡情简介_第1页
十里岗乡情简介_第2页
十里岗乡情简介_第3页
十里岗乡情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十里岗乡情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平市十里岗乡乡情简介十里岗乡为乐平市辖乡,1950年设南港乡,1960年改十里岗垦殖场,1962年成立南港公社,1970年复称十里岗垦殖场,1984年改十里岗乡。是革命老区,为土地革命时期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境内保存的篁坞方志敏旧居被列为全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境为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湿润宜人,境内土地肥沃,资源茂盛,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是个传统的农业山乡。当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生态庄园”之美称。十里岗乡位于乐平市东南边缘,地处乐平、德兴、弋阳三地交汇点,北连乐平市名口镇,东接德兴市张村乡,南与德兴

2、市黄柏乡交界,西邻乐平市众埠镇。境域大体为握拳形,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总面积81平方公里。众篁公路及长乐水流穿境而过。十里岗乡是乡场合一的单位,辖8个村民委员会、5个农垦分场(目前正在顺利改制当中),共40个自然村。2010年底,全乡居民4249户,17952人。耕地面积18639亩,其中水田17765亩,旱地874亩,山林面积8.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63.5%。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73亿元,比2005年增长401.4%;完成工业经济增加值3457万元,比2005年增长164%;完成财政总收入1457万元,比2005年增长61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93.

3、9万元、比2005年增长425.8%;农民人均纯收入6337元,比2005年增长50.5%。2010年全乡居民各项存款余额达10845万元、比2005年增长11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乡政府驻南港集镇,距乐平市区49公里,离德兴市区仅13公里,小城镇建设从2006年起步,在建成乡计生服务大楼、司法所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和中学、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的基础上,已完成南港商贸楼、南港农贸市场、南港东东大型超市、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光荣敬老院、综合文化大楼以及南港自来水厂、十里岗乡垃圾处理场建设。个体工商户得到快速发展,集镇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01户,从业人员500多人。已成为当地

4、及邻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乡境内水资源丰实,长乐水河从德兴市张村乡入境,由东向西流往名口镇,全程15.3公里,水面宽度20-110米不等。各类山塘水库达98座,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库17座,水电站1座,主干渠2条。境内交通便利,在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德昌高速公路自东向西穿境而过,主干道众篁线东连上德公路和汪岗线,西接乐弋公路和乐秧战备路。跨区域的南德公路从南港集镇直达德兴市区;白均公路从白塔村经德兴市均湖村直达德兴市张村乡。境内自然村基本实现水泥路村村通,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广播、电视、电话普及广泛,新农村建设点均安装了调频广播,全乡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75%,程控电话普及率68

5、%,移动电话拥有量6200余部,境内蕴藏丰富的瓷土、锰石等矿产资源。土壤以红壤、沙壤土为主,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豆类等粮食作物以及杨梅、桃李、柑橘等经济林果。农业以粮食、蔬菜、油茶、生猪生产为主;工业以水电、机砖、竹木加工、粮食加工为主;土特产品丰富:毛蔗糖、南瓜饯、谷酒、茶油等农副产品远近闻名。政府驻南港村363号,邮编:333318,传真:6658098。现任乡党委书记:程明波135079831736658098(办)现任乡政府乡长:张志刚138798651686658018(办)乡党政办公室:   6658096十里岗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简介景德镇市发改委:1、项目名称:十里

6、岗乡综合文化站建设  1.1项目建设单位:十里岗乡综合文化站1.2项目主管部门:十里岗乡人民政府1.3法人代表:张志刚1.4项目单位概况:十里岗乡人民政府驻地南港集镇距乐平市区49公里,离德兴市区仅13公里,小城镇建设从2006年起步,在建成乡计生服务大楼、司法所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和中学、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的基础上,已完成南港商贸楼、南港农贸市场、南港东东大型超市、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光荣敬老院以及南港自来水厂、十里岗乡垃圾处理场建设。个体工商户得到快速发展,集镇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01户,从业人员500多人。已成为当地及邻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项目建设背景:十里岗乡区位优势明

7、显,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是一个集农林、水产、生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资源。近几年,随着生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广播电视、秧歌队的普及,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有力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同时丰富了各族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群众性业余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文化活动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设综合文化站已迫在眉睫。但由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需申请国家投资完成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