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

ID:38139862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_第4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的目的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建设公司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工作,制定出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二.适用范围项目部所属各施工项目从事电气焊、粉尘、噪声、振动、高温及寒冷作业的人员,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应执行本方案。三.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一)电气焊1.电气焊危害(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在溶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

2、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2)有害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

3、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2.预防措施(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

4、室内、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焊接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措施。(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绝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粉尘1.粉尘的危害在

5、施工现场搬运装卸水泥、沙石、渣土、石材加工、装修打眼、建筑物拆除等,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肺病。2.预防措施(1)定期不定期在发生扬尘的部位或区域洒水降尘;(2)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果在封闭环境下作业,应安装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排尘;(3)制定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二)噪声和振动1.噪声和振动的危害施工作业场所使用的木工机械设备、混凝土振捣器、地基处理的打强夯、打桩、风钻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振动,长期在强噪声(85

6、dB以上)条件作业,可损害员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振动能损害手的功能,可导致局部麻木病。2.预防措施(1)在管理上应选用低噪声、低振动(或搭设减振设施)的机械设备;(2)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员工正确佩带防护耳塞、耳罩、手套等。(1)减少噪声和振动作业时间、实行轮休制度,定期进行体检。(一)有毒有害作业1.有毒有害作业危害施工现场的防水作业、装修装饰用油漆、涂料、稀释料、含苯、烷、氯化物的建材使用、沥青及其制品的加热使用、电气焊烟尘、汽油挥发、深基础施工中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长期在挥发性有毒物质浓

7、度较大的条件下作业,吸入大量的有毒物质导致人体呼吸系统、血液系统、肝脏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重者致人死亡。2.预防措施(1)采购选用环保、低毒的建筑材料。(2)在封闭环境下作业,应安装通风设备进行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凡进入密闭空间进行涂装作业者,不论空间大小,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时,另一人不得离开;应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作预防性防护。(3)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员工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等;对由于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面

8、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4)采用轮休制度,定期进行体检。(五)高温、寒冷作业危害1.高温、寒冷作业危害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