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

ID:38148696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_第1页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_第2页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_第3页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EXCEL进行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小经验   对产品成本降低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使用因素分析法,即要分别计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总额的影响金额及影响程度。可见,在产品品种单一和种类较少时,计算并不复杂。但在实务中,更常见的是产品种类几十种,上百种甚至更多,手工方法计算的工作量可想而知。笔者所在单位的产品品种分为两大类,每类产品的种类多达几百种。为了及时准确地对成本降低情况进行分析,为生产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为经济指标考核提供对比数据,本人利用excel软件总结了一套对可比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的方法,使手工计算

2、难以完成的工作成为可能,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了解几个基本公式式。   ①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本期成本总额-可比产品同期成本总额=A   (注:这里的可比产品为广义的概念,即本期和同期所有名称相同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可比产品的定义是相对的,不可能常年局限于三五种,因此对广义的可比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②生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Σ(本期产量—同期产量)*同期单位成本=B   ③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的影响=Σ(本期单位成本—同期单位成本)女本期产量=C   其中:   ④单位材料成本变动的影响=Σ(本期

3、单位材料成本-同期单位材料成本)*本期产量=C1   ⑤单位人工成本变动的影响=Σ(本期单位人工成本-同期单位人工成本)*本期产量=C2   ⑥单位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Σ(本期单位制造费用-同期单位制造费用)*本期产量=C3   (注:单位成本=单位材料成本+单位人工成本+单位制造费用)   ∵A=B+C,且C=C1+C2+C3∴A=B+C1+C2+C3   由于上述每个公式都是汇总数,因此无论汇总多少种产品,都可以利用EXCEL中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   第二步,在EXCEL的工作表中建立一个包含上述所有数据的基本数据清单(必须是二维的

4、)。通过对其进行各种计算,得出各因素影响的汇总数据。   ①列标题设置的基本项目有:种类(a)、产品名称(b)、本期产量(c)、同期产量(d)、本期单位材料成本(e)、同期单位材料成本(f)、本期单位人工成本(8)、同期单位人工成本(h)、本期单位制造费用(i)、同期单位制造费用(j);本期单位成本(k)、同期单位成本(1)、产量变动的影响(m)、直接材料变动的影响(n)、直接人工变动的影响(o)、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9)。   ②列标题设置完毕后,就要设置或输入每行数据。   第a列的每一行输入产品种类编号。如有三类产品,则编号可设置为0

5、1、02、03第b列的每一行输入产品名称。每一个产品都要在种类栏输入类别编号。以便于EXCEL按种类进行分类汇总。如下图:种类产品名称01铅球01链球02塑料胶带02绝缘胶带   (01:体育产品,02:胶带产品)   第c列至第j列,按本企业成本核算资料对每一个产品输入。相对来说,这一步工作量比较大,如企业计算机应用程度高,各项基本数据都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那么做这项工作时只需进行一系列的复制和粘贴的操作就可以实现数据的输入了。   第k列及1列,在第一行设置两个公式自动计算:   k=e+g+i;1=f+h+j第m列至第p列,根据前面提

6、到的公式②④⑤⑥分别对第一行进行设置。   然后,将k列头首行至p列首行选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最后一个产品所在行,松开鼠标,则所有的公式复制并自动计算出全部数据。(执行自动计算后,应将k列及l列的计算结果与企业核算资料中的产品单位成本进行核对无误)   第三步,数据计算完毕后,就要进行分类汇总,以便得出最终结论。   ①鼠标点击数据清单中的任意位置。   ②在数据菜单中单击分类汇总子菜单。系统弹出分类汇总对话框,分类字段选择种类(即a列标题);汇总方式选择求和;选定汇总项(第c列至第p列标题全部选定)。   ③确定。   这时再看原数据清

7、单,在每类产品下一行都会出现该类的汇总数据。数据清单最后一行会出现全部产品的总计数据。以此得出各类乃至全部可比产品因素分析的结果。   以上方法如有不妥,欢迎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