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的护理

ID:38160105

大小:22.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机械通气的护理_第1页
机械通气的护理_第2页
机械通气的护理_第3页
机械通气的护理_第4页
机械通气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的护理临床用以抢救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随着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挽救了许多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是此类患者的并发症多,在使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中,良好的护理可使患者减少并发症,尽早恢复健康。定义:§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把气体送入及排除肺部的一种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方法。机械通气的目的:§改善氧合和维持有效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减少病人呼吸机氧耗和呼吸做功。§1、增进通气效果§2、增

2、进供氧效果3、减低“呼吸工”机械通气的临床目标:§1、纠正低氧血症:通过改善肺泡通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降低氧耗,可纠正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2、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3、缓解呼吸窘迫,缓解缺氧和CO2潴留引起的呼吸窘迫。§4、防止或改善肺不张。§5、防止或改善呼吸肌疲劳。6、保证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安全性7、减少全身和心肌氧耗8、降低颅内压:通过控制性的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9、促进胸腔的稳定:胸壁完整性受损的情况下,机械通气可促进胸壁稳定,维持通气和肺的膨胀适应症:§任何情况当肺部不能提供足够的供氧及通气动能时应用。1.中枢控制衰竭

3、,外围肌肉神经衰竭。2.胸部受伤、肺部感染。3.心跳骤停后的支持。4.大型手术后的支持。5.长期全身麻醉后的支持。护理:一、维持安全及有效的通气治疗1、护士要维持连续性及紧密性的监测,以确保呼吸机正常运作及确保足够的供氧及通气。2、为确保患者在突发事件时(如意外性脱管),能及时获得抢救,呼吸机的警报系统应保持开启3、为防止任何意外事故发生,并且观察患者有无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任何时间都应有护士在床边进行监测、观察。4、床边应常备人工气囊、氧气装置及吸痰装置,以便随时应用。二、维持足够的供氧及通气1、按医嘱调校

4、呼吸机的通气设定,包括:a.通气模式;b.通气速度;c.潮气量(10—15ml/kg);d.压力支持;e.呼气末正压(PEEP);f.氧气浓度;g.呼吸比(I:E);h.触发灵敏度。2、为减少患者胃胀及增进肺部扩张,护士应为患者插上鼻胃管,以引流出过多的胃液及空气。3、呼吸机的通气设定需按医嘱、患者情况或血气报告做适当调节。护士须定时核查呼吸机的参数,以确保设定被意外改动。4、护士须时常观察患者对正压通气的反应,包括肤色、血气报告及X线肺片报告。5、观察呼吸机的气道压力是否过高,正常气道压力一般低于35cmH20,气道压力增高常见于气

5、道分泌物过多,呼吸机管道曲折、气道内导管移位、气管痉挛、压力性气胸及患者与呼吸机对抗等情况。6、为确保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能减少不适及焦虑,应给予适量的止痛剂和镇静剂,必要时应放入防咬垫或防咬器于患者口中。7、应用加湿器,以防止因气道分泌物过多而导致气道阻塞。这个措施对于患儿、痰液多且浓及需长期通气的患者非常重要。8、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除施行物理治疗外,应经常吸痰,吸痰时应用无菌技术,最好应用密闭式吸痰器。9、定时为患者更换卧位,它不但可以防止压疮,更可以增进肺内气体的分布及减轻肺内痰液的潴留。10、在通气期间,如患者出现缺氧或

6、通气困难时,护士应立即使用人工气囊做人工通气,然后查找原因做适当处理。三、人工气道的护理(略)四、维持足够的心输出及组织灌流§护士应定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电活动、尿量及外周组织灌流,以及早发现心血管系统所受的影响。五、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完整及提供足够营养①观察及预防因焦虑引起的胃肠道应激性溃疡。②上鼻胃管以引流过多胃液及减少胃胀。③应及早行鼻饲。④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及H2受体阻滞剂。⑤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⑥评估患者营养状况。⑦如不能采用鼻饲者,应给予肠外营养。六、预防感染1、病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医护人员应坚持戴口

7、罩,严格无菌操作。2、手卫生:酒精擦手比传统的洗手需时间短,应当在处理每个病人或病人每个部位之前和之后用酒精擦手或更换手套。3、无菌气道内吸痰。4、减少不必要地拆御呼吸机管道,频繁拆除呼吸机管道会增加管道呢细菌传播散到病房的机会,一般7d更换一次。七、观察并发症的发生1、心血管并发症;2、肺部并发症;3、肾脏并发症;4、脑部并发症;5、消化系统并发症。八、做好生活护理,维持基本的生活照顾1、眼部、口腔、皮肤护理;2、四肢护理;3、排泄护理。九、心理护理十、提供一个顺利的离机过程1、生理准备①呼吸状况:患者可以保持足够的氧合和通气,无疲

8、劳征象。包括:呼吸频率少于25次/min,潮气量>5ml/kg,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存在咳嗽和吞咽反射。②心血管功能:血压、脉搏、心率、外周组织灌流尿量、体温及血酸碱平衡正常。③肾及代谢功能: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平衡正常。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