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生平事迹考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

ID:38163375

大小:240.1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_第1页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_第2页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_第3页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可久生平事迹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卷第2期(总第34期)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Vol.6No.2GeneralNo.34JOURNALOFPETROLEUMEDUCATIONALINSTITUTEOFXINJIANGNo.22001张可久生平事迹考X■司维在中国散曲史上,张可久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朱权种,张小山名除可久、久可说之外,尚有伯远、大可说,其字除把他称为“词林之宗匠”,李开先把他和乔吉并称为“诗家之可久外尚有小山、仲远、伯远说。其中伯远说,影响很大,但李杜”。他专力致于散曲,不惟作品数量最多,而且成就很实是将元代诗人张立仁和张可久混为一谈,以讹传讹所致。高。关于张可久的生平事迹,前人已经论

2、及。本文拟蹈前辈元代诗人张立仁,字伯远,号楚间,有诗集行于世,已佚。元[2]人之足迹,进一步考察其生平、经历,并对一些尚待廓清的问人李存《番仲公李先生文集》卷二十有《张伯远诗集序》,题加以辨识,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序中说:仆儿时闻诸父间,言伯远能诗,伯远姓张,讳立仁,世张可久虽是元代散曲名家,但生平仅见于元钟嗣成的为番诗书家云。元人蒋辑《皇元风雅》卷二十列“张可[3]《录鬼薄》。如明天一阁蓝格抄本载云:久”,卷三十列“张伯远”。可见,元人文献并未将二人混为张小山名可久,庆元人。路吏,转升民首领官。有《今乐一人。由以上分析,张可久,名久可,字可久。至于名大可,府》,盛行于世;近有《吴盐

3、》《、苏堤渔唱》。有可能是误写。《四库全书总目》言小山字仲远,不知为何廖廖几句,对张可久的生平情况只能略知大概,难以窥据,尚存疑。其全貌,这给研究张可久带来了许多困难。20世纪30年代“小山”是其别号,庆元是其籍贯。这个号和他的籍贯有以来,许多学者如任中敏、孙楷弟、罗忄亢烈、宁希元、吕薇芬、密切关系。清袁陶轩《四明近体乐府》卷七引《西庐词话》为杨镰等先后有过考证,使我们对张可久的生平事迹有了许多据,言“小山在(庆元)城北隅,倪氏有园亭极盛,伯远(指可新的认识。但随着有关资料的被发现及对同一资料的不同久)以小山自号。当必城北人”认识,关于张可久的生平还有不少问题待进一步考辨。清光绪三年《

4、,鄞县志》卷四记载“:自郡北行一里所,地《录鬼薄》中有关张可久名、字、号和籍贯的记载,但该书隆然忽孤起,其似山而小,山因之小山。”庆元城北确有“小曾经作者几次修订,在流传中又有不同版本,彼此间也有不山”,可久便以此“小山”为自号。《录鬼薄》的各种版本都言少差异,因此对张可久之名、字、号有不同的记载。从几种版小山籍贯庆元,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从未提及庆元,大概又本的张可久小传看,其名有久可、可久两说。关于张可久的如袁陶轩所说“沉伦下僚,以官为家,故乡不复见其踪迹[4]名、字,还可参考元人的其他记载。元人郑玉《师山文集》卷矣。”[1]四《修复任公祠记》中有四明张久可可久监税松源,力赞其最早较

5、全面记载张可久生平资料的典籍《录鬼薄》只字成句,可知小山名久可,字可久。《录鬼薄》的各种版本中,明未提张氏的生卒年,天一阁旧藏《小山乐府》为研究张小山提抄《说集》本也言小山名久可。《说集》本成书年代早,有比较供了许多重要材料。该书录有贯云石为小山《今乐府》写的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天一阁旧藏《小山乐府》最后一则小序文,序文写于延己未六年(1319)。序中说“:小山以儒家山自作跋语,署名为“至正丁亥良月张久可书”,由此可知,张读书万卷,四十犹未遇”。此处“四十”不是确数,若上推四十可久名久可并非误记,是值得注意的。年,小山约生于1279年。我们若将有关资料对照考查,小山关于张可久的名、字、

6、号,明清人也有不同记载,明人蒋生年似应在1279年前,大约元军下临安以后。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一云“:张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元人李祁《云阳集》卷四《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载:《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张小山小令提要》有“:张可久,字仲余平生宦游,多在两浙,(贺)元忠亦然,曩余在婺源时,远,号小山”;清人董沛《甬上宋元诗略》卷十四收有张可久浙省请预贡试。元忠适在财督府。欢会之情,颠倒之意,磊诗,其小传云“:张可久,一名大可,字伯远,号小山。”凡此种落豪宕,亦凯知有今日哉。卷中所书陈大卿文一篇,全述张X收稿日期:2000.10.10作者简介:司维(1970-),女,四川南充人,1993年毕

7、业于山东曲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新疆克拉玛依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95司维:张可久生平事迹考小山词。因记余在浙省时,领省檄督事昆山。坐驿舍中,张今年岁在甲午,冬十一月余旅泊甫里南渚。陆益德自吴率数吏来谒。一见问姓名,乃知其为小山也。时年已七十淞归,携以相示。盖藏于其友人黄君允中家。余一时戏写此余,匿其年数,为昆山幕僚。遂与坐谈,仍数数来驿中语,数图,距今十有六年矣。对之怅然。曰乃别,别时,复书其新诗十余首来。其词雅正,非近世所传前则题语写于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