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ID:3816659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3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1页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2页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3页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4页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近年来,木制家具制造业发展较快,民营家具制造厂家越来越多,这些中、小企业多为半机械化作业,没有较好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场所中普遍存在木粉尘、甲醛、苯、甲苯,伴有噪声、高温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苯和甲醛均属于致癌物质。  木质家具制造行业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危害重点治理的行业之一,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均制定了专项治理方案。从2010年开始,安徽省阜阳市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明确了治理工作目标,从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各项制度和职业病防护硬件设施、提高生产工艺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入手,

2、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少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安徽一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于2012年11月和12月,对省内一民营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中密度纤维板项目进行了两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含一次复测),结果表明其实际职业危害因素浓(强)度合格率较高,该项目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依据。  检测内容与方法  基本情况  该厂成立于2008年,是当地县政府招商引资的企业,主要生产各种民用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复合木地板,本次检测主要是针对该公司年产15万m3中密度纤维板项目。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依据生产工艺分为削片工段

3、、纤维制备与施胶干燥工段、铺装与热压工段、毛板处理工段等,配套工程包括制胶工程、供热工程、空压站、通风及除尘系统等。  该厂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木材、三聚氰胺改性尿醛树脂、甲醛、氢氧化钠、尿素、特种润滑油和中密度纤维板等;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装载机、皮带运输机、削片机、木片筛选机、倾角螺旋运输机、热磨机和调制搅拌罐等。该厂于2010年投资1.5亿元进行生产线工艺改造,操作方式已经实现机械化和密闭化作业。企业有职工135人,一线生产工人有56人,主要来源于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少部分城郊下岗职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流动性较大。工人每日工作时间6~8

4、h。  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企业作业场所内设有布袋式除尘器,通过排风管道输入锯末房作为锅炉燃料之用。喷漆室、半成品料厂采用轴流风扇通风,以及天窗、侧窗自然通风两种方式,还有各种抽风机68台。2012年12月,该厂又针对第一次检测超标的部分岗位增配了一批换气扇、抽吸风机、无动力风机共约95台。为职工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手套、防毒口罩、防尘口罩及耳塞。  检测内容、仪器及评价依据  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气量的选择根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采样。木粉尘浓度检测使用AKFC-9

5、2A型粉尘采样器,采用滤膜称重法。甲醛的检测使用TMP-1500电子时控大气采样器,采用吸收液法;噪声强度的检测使用HS5618A积分声级计,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评价。检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根据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进行。  由于木粉尘只有8h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限值,没有短时间接触浓度(PC-STEL),检测中应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取其超限倍数为2。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检测条件及检测频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该企业进行了连续3天的现场检测,检测期间

6、该企业满负荷生产,各种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毒物、粉尘、噪声的检测频次均为连续3天,每天2次。第二次复测与第一次检测时基本条件相同。  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检测  在生产车间的检板岗位、锯切主控室、砂光巡检岗位、削片操作等岗位选择了17个采样点,采集了112个有效样品,检测其工人操作位呼吸带高度空气中木粉尘(总尘)8h,加权平均浓度(TWA)及超限倍数(粉尘超限倍数取2),17个检测点中有2个点木粉尘浓度超标,分别是木材堆场叉车岗位和拉木机岗位,这两个岗位的短时间接触最大超限倍数分别为4.27和3.73,超过了2倍(其余15个检测点的短时间

7、接触最大超限倍数均在0.17~0.80倍之间)。分析其超标原因,是木材堆场长期粉尘堆积严重,在叉车作业时二次扬尘所致,另外拉木机操作室密封不严。建议企业对木材堆场定期清扫并洒水增湿,拉木机操作室应密闭完好,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采取以上整改措施后,经职业卫生技术机构对上述超标岗位进行第二次复测,TWA浓度及短时间接触超限倍数均合格。  车间空气中甲醛检测结果  在生产车间检测18个作业点,采集了108个有效样品,检测结果合格点数为66个,作业点合格率为61.1%,42个不合格点中超标倍数均在1~2.3倍之间。分析其超标原因是车间相对

8、密闭、自然通风不够,通风排气扇功率和数量不足,引起游离甲醛在作业场所积蓄造成超标。建议企业加强配置通风设施,提高通风排气扇功率并尽可能多打开门窗。  该企业根据安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