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察 报 告1

考 察 报 告1

ID:38168020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考  察  报  告1_第1页
考  察  报  告1_第2页
考  察  报  告1_第3页
考  察  报  告1_第4页
考  察  报  告1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 察 报 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察汇报材料2011年11月10日,我有幸作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单位的代表,在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的组织下,在莫旗宣传部郭部长的带领下,奔赴浙江宁波考察学习。宁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明城市,初到宁波,便被这里的繁荣富庶所吸引,经济的飞速发展远超我们想象中的程度,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人文环境,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宁波素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这些充分说明宁波不仅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特色,同时,也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宁波市文明办

2、的吴主任操着标准的宁波话和生涩的普通话,根据宁波市文明城市创建实际,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深刻含义,感触很多,深受启发。接下来的三天,来自呼伦贝尔的90名学员在宁波市文明办的带领下,参观了宁波市几个文明单位,包括几个社区和几个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学习结束后,在郭部长的建议下,我们莫旗一行八人从宁波出发,辗转数千里,学习考察了杭州,上海,南京,曲阜,泰安,济南的异域风土人情和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一路前行,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夺天成,感受新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日

3、千里。我们在慨叹南方经济飞速发展带给人们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在认真的梳理和比较我们身边的不同,南北迥乎不同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时时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每走一地,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徜徉在飞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胜之中,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豪,激动山川秀丽,自豪国力强盛,在人文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之际,我们流连忘返。宁波市西南二十公里浙江奉化溪口是蒋介石父子的故居,在学习期间,我有幸来到这里,溪口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这里是蒋家王朝的发源地,,蒋介石三次下野

4、都在这里垂帘听政,遥控指挥全国的党政军事务。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飞驰,道路两旁的树木和村庄尽收眼底,从山脚向上望去,峰峦叠嶂,绵延数里,郁郁葱葱的苍松与翠柏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百年的沧桑,每每从密林深处显露出亭台楼阁的一角,都会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似乎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都深深地镌刻于此。峰回路转,汽车停在了景区的外边,我们依山间石阶步行百米,来到了蒋氏故居。这里的每一处都深深的铭刻着历史的厚重,泛黄的老照片,遒劲有力的书法,旧式的家具,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导

5、游娓娓道来蒋氏父子从发迹,鼎盛直到没落的全过程,每一个时期都伴随着风起云涌的历史史实,在我的内心或对号入座,或辩证的分析和理解。蒋介石,字介石,号中正,早年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是国民党当政时期主要的领导人,1948年就任“总统”,1949年退败台湾,1975年在台北去世。对于蒋公的历史地位,史学家们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给予了他更多的是进步和积极的评价,这或许是让更多的人走近蒋公,了解蒋公的主要原因。我想,看待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好坏之分,主要还是看他对历史的发展是否起到推进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这些远离历史的凡夫

6、俗子更能够认清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就这一点,司马迁做的很让人佩服,在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上,敢于和汉武帝直书谏言,即便是遭受酷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才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让我们对西汉的空前盛世,对汉武大帝的雄才大略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蒋公1975年不舍离开人世,他和儿子蒋经国的遗骸一直没有下葬,而是安放在台湾慈湖陵寝,魂牵梦绕的心结是有一天能够落叶归根,“不敢登高临远,望故乡邈邈,归思难收”,一心想回归大陆,实现国家统一,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的愿望也没有实现。与蒋公携手一生的宋美玲,

7、最后长眠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回想他们相濡以沫的一生,尤其是看到西安事变她给蒋公的娟娟手书,关心挚爱溢于言表,字里行间渗透深爱的时候,真是扼腕为之叹息。当我们来到中山陵园瞻仰中山先生时,我们才发现,在中山先生的陵寝右边,今天的南京国宾馆的位置,才是蒋公为自己选定的最后栖身之所,可惜,背离了人民大众的愿望,与历史背道而驰,最终的下场是那么的凄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市的城市名片,“书藏古今”指的就是闻名遐迩的“天一阁”,“天一阁”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

8、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天一阁”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我们没有资格进入到书楼的腹地,只是在一楼对范氏故居进行了参观,相当于现在国防部副部长的范钦,对天一阁内的藏书格外的珍视,他一生立志于收藏孤本,以至于乾隆皇帝在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向他借去14000册传世佳作,可惜大部分最后都遗失了,对于后世来说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