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

ID:38168697

大小:23.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_第1页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_第2页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_第3页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_第4页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河南看豫商(重庆篇)从“豫”到“渝”,两个音同字不同、意不同的区域简称,让数千名在渝的河南人完成了从一马平川的中原到山城重庆的创业嬗变过程;当重庆在1997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一跃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时,与许多赞叹者有所不同的是,来自河南的于超、都振孝、都百乐、姚庆彪、陈九天等在行动中多了一个词汇,那就是到山城“创业”去!正是这个行动,让当年怀揣500元的于超,经过8年的奋斗,换来了数千万的财富;正是这个行动,让都振孝、都百乐兄弟成为重庆市的玻璃钢空调设备的生产大王、亿万富翁;正是这个行动,让陈九天成为如今重庆会展业的

2、开山鼻祖。于超:画出人生财富惊叹号说于超为重庆防水工程“第一人”,此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如今他所指挥的重庆市上隧防水工程有限公司,在重庆15亿元左右的防水工程中,于超驾驭了1/3的市场。但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个青年人,8年前,靠的是口袋里仅有的500元。从500元起步创业到拥有数千万资产,于超靠什么画出了人生巨大的财富惊叹号!?商机初显:激起创业激情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这个千载难逢的淘金商机,被千里之外的于超牢牢抓住。在这之前,于超已切换过多个人生的角色:1994年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成为许多人羡慕的留校生,但因

3、不满足现状,两个月后“下海”,他先后到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的11家企业,成为打工一族;三年的商海漂泊,虽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财富,但却培养了他对市场判断、把握的能力。当重庆被批准设立直辖市时,经验告诉他,属于他的机会来到了!1997年,河南老家项城一个做防水工程的企业引起了于超的兴趣。当时,他查阅了不少资料和市场信息,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市场前景:凡是要挖土的工程都要做防水,房子旧了也要做防水,“尤其是新直辖市必定有大量的工程即将开建!”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于超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虽没有资本、产品,但是可以通过借用别人的产品去“叩

4、开”重庆市场的大门。他敲开当地一家知名企业老板的办公室大门,直言不讳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我去帮你开发重庆市场!”老板为眼前这个性情耿直的年轻人的创业精神所感动,于是,欣然同意他的要求。当于超瞄准了人生的坐标后,心中那个最灿烂的致富梦想,一下子激起了他全部的创业激情。5月30日,他揣着500元钱,踏上西去的列车来到了重庆。为了节省资金,他在火车站找了间最便宜的旅馆住下,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创业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于超也不例外,到重庆半年的时间里,他竟一件产品没有卖出去。此时的于超非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积极向专家请

5、教、向市场请教。很快,于超找到了突破瓶颈的办法,以赊销的办法,在第一年为公司卖出去40万元的产品。就这样,于超靠着创业的激情,1999年初,他销售的防水材料已经占领了重庆的半壁河山。但由于该公司人事变动,于超突然被召回河南;但已经张开了创业梦想的于超绝非就此结束创业之旅。二到山城:拓出一片疆土市场摔打出的经验,有时往往比财富还有价值。当第二次于超再返重庆自主创业时,他放出狂言:“只要有一张火车票,到重庆我就能找到一席之地。”1999年下半年,揣着1000元钱,再次返回重庆创业的于超很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刚到重庆一个

6、月,于超便被一家曾经是对手的外地防水公司看中:于超拿订单,对方供应材料,双方联手做市场一年时间,于超赚到了200多万元。“这是我在重庆赚到的第一桶金。”2000年,于超拿着170多万元在重庆注册了重庆市上隧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于超从打工仔变成了老板。“全国的防水工程有700亿元左右的市场,其中重庆在15亿元左右。”驾车走在重庆街头,满脸自信、自豪的于超高兴地对记者说:重庆大型基础设施工程30%都是由他的公司做的防水,包括江北三峡博物馆、奥体中心、龙湖花园、华宇花园等。目前,公司手上的订单多得接不过来。

7、更让于超兴奋的是,最近3年重庆市将有6000亿元资金用于城市建设,这对他无疑又是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热心奉献:不忘回报社会从豫到渝的8年时间里,于超在重庆历练了自己,美丽灵动的山城也成就了于超的雄图霸业;现在他不仅身兼重庆河南商会会长一职,还是重庆市工商联支委委员、重庆市工商联建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市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造成的损失达60亿元。“我们7月29日成立,8月16日率先向重庆总商会下属的26个商会发出赈灾倡议,并向巴南区、江津市分别捐赠面粉10吨。”于超说。正是他和众多豫商的倡导,重庆各界

8、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共为灾区捐款达1.4亿元。他们的行为提高了河南人在重庆人心中的地位。在商会秘书长王树海的倡议下,于超与都振孝、姚庆彪等人近期正在带头整合商会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准备共同出资开发重庆的单晶硅市场;共同出资参与重庆新建材市场的开发,共同打造新豫商品牌。“抱团打天下,通过3到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