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ID:38179414

大小:104.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3

农业推广硕士_第1页
农业推广硕士_第2页
农业推广硕士_第3页
农业推广硕士_第4页
农业推广硕士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推广硕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22一、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要求培养具有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人才。2.业务素质要求掌握本学科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

2、文写作能力。3.身体素质要求身体健康。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有4个:1.精细农业技术本方向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内容包括涉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作物估产、病虫害预测适用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等方面研究。2.农村电网信息化本方向重点研究信息技

3、术在农村电力网信息化中的应用问题,探索提高农村电网信息化水平的思路、方法和关键技术。具体包括:1)3S技术在农村电力网中的应用研究;2)基于人工智能的农村电力网分析、设计与规划方法的研究;3)配电管理系统(DMS)的架构与标准化研究;4)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在农村电力网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3.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本方向主要利用非电信号传感与变换技术、现代过程控制理论技术、计算机检测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针对不同生物环境控制工程的特点研究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方法

4、。在强调实践应用的同时,重视新型人工智能及遥感与遥测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发展,突出生物环境参数检测方法和设备研究。4.新农村建设与数字化技术本方向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数字化问题展开研究。包括村级行政事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模式研究,电子政务和农村远程教育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模式和方法研究,如何实现村务公开、网络办公、数据传输、信息浏览等功能的数字化技术研究,探讨适合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制2-3年,基本学业年限为3年,最长为5年。可申请提前毕业,

5、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申请提前毕业需具备学校硕士毕业要求条件,经导师和学科同意,研究生部审核,报学校批准。四、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2.课程学习学习方式采取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3.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

6、、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10标准学时。4.文体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文艺素养。五、学分要求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分。六、课程的类别及设置(一)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1)自然辩证法2.5学分(2)科学社

7、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5学分(3)第一外国语6学分2.学位专业课(1)计算方法3学分(2)矩阵理论3学分(3)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2.5学分(4)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专业外语1学分(5)网络信息系统2学分(二)选修课详见附表1。(三)补修课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部分本专业本科学位课程2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算学分。七、考核方法1.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8、。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中必修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或学报上发表的水平。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2.学术交流及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学科方向、学科或学科以上范围内主讲3次以上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12次。对在国际或重要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每次可减免2次主讲学术报告。3.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末之前提交书面文献综述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