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ID:38181493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_第1页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_第2页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_第3页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_第4页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64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2例。两组术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连续恒量硬膜外镇痛,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进行认知疗法、疏导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无痛率为87.1%,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产妇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

2、反应发生率。【关键词】剖宫产术心理护理镇痛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随着对疼痛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及对围术期疼痛危害性的不断认识,认为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单纯依靠药物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1]。剖宫产围术期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痛苦,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与代谢,而且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笔者对拟行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拟行剖宫产的孕妇464例,均有剖宫产

3、指征,年龄22~40岁,平均26.0岁。孕38~42周。其中初产妇308例,经产妇156例,均无剖宫产史,拟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均无心、肺、肾等并发症及妊娠并发症,无镇痛药过敏史。随机将孕妇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史、术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1.2方法1.2.1干预方法:两组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腰麻穿刺针注入0.75%布比卡因与10%葡萄糖注射液为1∶1的混合液2.5~3.0ml。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贝朗公司生产)相连,采用连续恒量硬膜外镇痛术(CCEA),手术

4、结束前30min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此后接镇痛泵以2ml/h匀速硬膜外给药,镇痛液由吗啡4mg、1%罗派卡因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组成,术后48h镇痛,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2~3d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孕妇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采用认知疗法,即向孕妇介绍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的资历、技术水平,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告诉孕妇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告之术后使用镇痛泵可达到止痛目的,教会孕妇或家属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心;采用疏导法、系统脱敏法、

5、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消除孕妇焦虑情绪。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1.2.2评价方法:①疼痛判定。术后24h由麻醉医生进行疗效判定。伤口无疼痛感觉为无痛。伤口有疼痛感觉但不明显,不影响睡眠为轻微疼痛。伤口疼痛但能忍受,睡眠质量较差为疼痛。伤口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表情痛苦,有心慌、烦躁为剧烈疼痛。②术后不良反应。观察产妇血压、呼吸、肢体感觉、有无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χ2检验。2结果2.1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表1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例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2。

6、3讨论3.1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孕妇预产期临近时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紧张、害怕、烦躁不安。产妇因恐惧、害怕产生心理应激,而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血压下降肢体麻木合计对照组2322(0.9)19(8.2)11(4.7)1(0.4)3(1.3)36(15.5)观察组2322(0.9)8(3.4)*6(2.6)1(0.4)2(0.9)19(8.2)*与对照组比较*P<0.05心理应激又会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这种手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易影响其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从而增加手术后对伤

7、口疼痛的主观感受。有研究表明,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对术后疼痛有明显影响,基础心理应激水平的高低与术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2]。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因此,术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非常必要。术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孕妇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减少消极暗示,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产妇的应激反应水平,提高产妇对手术的应对能力,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心理干预可提高孕妇对疼痛的认识水平,产生良好的正性情绪,正性情绪又促进痛阈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使机体自身的疼痛调控机制加强,改善单纯药物镇

8、痛的局限性,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3]。表1结果示,观察组术后无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37,P<0.01),说明在合理运用药物镇痛的基础上,术前心理干预可消除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