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奇迹

深山里的奇迹

ID:38192015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7

深山里的奇迹_第1页
深山里的奇迹_第2页
深山里的奇迹_第3页
深山里的奇迹_第4页
深山里的奇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山里的奇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山里的奇迹(尧治河村的发展史)“全国文明村”!“湖北省500强村”!“襄樊市明星村”!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一个莽莽大山深处的村庄何以拥有这诸多的光环?短短二十年,一个偏远高寒的贫困村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带着些许激动、些许疑问,我们踏上了探寻尧治河村发展之迷的旅程。穿山洞过峡谷,跃上葱茏四百旋,几个小时的山路跋涉,当车停下,眼前胜景让人心胸豁然开朗,倦意一扫而空!丛林环抱之中,绿树掩映之下,宽阔的公路环山而过,一幢幢红瓦白墙、新颖别致的别墅式楼房点缀其中,仿佛误入桃源深处;机械的轰鸣从绿荫中透出,与林间清脆的鸟鸣相协成歌;现代化厂房周围,花草树木竞相生长

2、,和远山近水浑融一体。新颖别致的住房和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步入寻常农户,屋内现代化电器琳琅满目,“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自然与文明的和谐共存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尧治河地处神农架、房县、保康交界处,全村150户,627人,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拨1700多米。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尧治河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仅二十年间,就让昔日穷得叮铛响的山沟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全村固定资产7.8亿多元。先后荣获“保康县首富村”、“襄樊市明星村”、“湖北省500强村”、“全国文

3、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村党委书记孙开林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新农村建设十大模范带头人”,并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可是有谁能想到?仅仅在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路电不通、山货不出、外货不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吃的是供应粮、穿的是烂衣裳、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茅草房”,“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劳作基本靠手”,正是当时尧治河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1988年初冬的一天是尧治河村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全村17名党员聚在一间破旧的牛棚里,召开“刨穷根、奔富路”诸葛亮会议。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孙开林担任起了尧治河村党支

4、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想富,先修路。但要在悬崖峭壁上劈出能通汽车的公路,困难可想而知。没有资金,大家来凑。孙开林带头掏出了自家准备建房的4000元积蓄,村里的几名干部用自己的房产和小卖部作抵押贷了款;没有技术,大家合计。靠着土法上马,终于勘测出了一条条节俭而又合理的路线。1988年11月11日,一声炮响,尧治河村吹响了向贫穷宣战的号角!叮叮铛铛打炮眼敲岩石的声音,哟呀嗨喊号子的声音,回响在尧治河的沟沟岔岔,唤醒了沉睡的山村。在最为艰难的时候,孙开林书记一句“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第一个腰系绳子,滑到悬崖上用钢钎和铁锤打炮眼,一句话语、一个行动把全村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尧治河人

5、日拼夜战,硬是在悬崖峭壁上把公路修上了海拔最高的梨花山主峰,并且跨过条条深涧,趟过道道河谷,把山与山、组与组、户与户连接起来,使全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3公里。修路不易,架电更难。从本县的马桥镇架线距离有30多公里,村里农户居住又很分散,有的地方三四公里不见一户人家,工程难度大,技术人员少。于是,孙开林找到邻近的房县水电开发公司,几经周折,对方终于答应派来技术人员指导架设线路。不论晴天雨天、下雪落霜,村党委一班人一天不停地带领大家干,苦干了183天,硬是赶在春节前把131公里的输电线牵到了山坳里的家家户户。与天斗,与地斗,尧治河人用顽强的意志筑下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碑!有了路,尧治河丰富的磷矿石

6、顺利开采出来了。矿石一车车运出去,钞票一把把换回来,村民们富起来了。然而,一旦矿石卖完,尧治河的后劲何在?为了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孙开林带领一班人一次次跑武汉、上北京,把20多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请进了大山,为尧治河村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一个“以主攻磷矿精深加工为主,拓展做强水电、旅游两翼为辅”的“一主两翼”战略在酝酿中成熟。要说开发销售矿石,是尧治河脱贫致富的起点,那么加工转化磷矿,是尧治河生产方式的飞跃。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矿粉生产到配矿加工开始,逐步向深加工转变,特别是与四川新希望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国内知名企业、院校合作,综合利用磷矿资源开发磷化工系列产品,

7、特别是成功试制CDK窑法磷酸这一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高质量化工用磷酸,翻开了尧治河磷化工业崭新的一页。在尧治河,除了石头外,最多的是水,这里沟壑纵横,河流密布,落差较大,水能储量丰富,发展水电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兴建电站,技术、资金从哪里来?尧治河人想出了股份制的办法。他们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开发公司合资,对方出技术,并投入80万元股金;全村150户村民参股,筹措资金50多万元,余下的由村积累拿出100多万元参股。就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