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教”与“学”之争

管窥“教”与“学”之争

ID:38192042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管窥“教”与“学”之争_第1页
管窥“教”与“学”之争_第2页
管窥“教”与“学”之争_第3页
管窥“教”与“学”之争_第4页
管窥“教”与“学”之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窥“教”与“学”之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窥“教”与“学”之争刘古平《人民教育》2011年第24期刊登李昌官的文章:《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这篇文章在国内各大教育网站引起不少讨论,为什么会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因为许多教师乃至校长对“先教后学”有所保留,自上而下通过行政命令又很难拒绝,让许多校长和教师感到非常纠结。这个批判与其说是在分析“先学后教”所存在的问题,倒不如说作者更希望走向自在又自由的教学,让在如何教学生的问题少一点指手画脚,让老师多做研究和实验,少搞行政命令实行一刀切。一风吹。《人民日报》2010年7月9日载文:《杜郎口中学的颠覆性教改:一场针对教师的“反思”》,

2、文章说:“这些年来,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引起极大关注,不乏仿效者,也不乏质疑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需要的是创新理念,生搬硬套只能再次坠入传统教学的藩篱。”“教”与“学”之争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自主创新还是依靠行政命令生搬硬套?这也是教育的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教”和“学”只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自从“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在一些学校试点并在媒体报道之后,我就一直非常关注,基层学校的这种实验的积极性应当彰显,后来我发现有推广者把教育改革局限于课堂,这就过于狭隘了。因为整个教育改革所要设计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课堂,课堂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尽管这部非常重要

3、,但教育改革还是要解决教育如面向社会发展,如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德育。单一的课堂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即便是“先学后教”也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批评过“知识改变命运”,也许不为主流教育学者接受,那么我们退一步说“分数改变命运”和“知识改变命运”有多少差别?现在是“一分定乾坤”,什么国家啊,社会啊。都是空话,只有房子、车子、票子是最实际的问题,回头再看“知识改变的命运”与“分数改变命运”并无两样,这是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功利化倾向,教育的浮躁是解决不了的。举起了“先学后教”的旗帜,却不允许不同声音,甚至排挤、

4、打击不同声音,这个危害可能就会更大。就教育方法而言,课堂没有不变的法则,课程不同、教师不同、受众不同、要求不同,一切都可能变。因此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可能用一个或者几个范式概括。一切形而上的思维要不得。“教”与“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统一课改的着重点是在课堂中是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教”与“学”的转变,“教”与“学”统一。现实中这些问题是被一个“考”字所困扰,教育变成“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学”变成“考”。这就应试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助推器是五花八门的,有“教辅教材”,各种竞赛,特长生教育。教育本质是培养人,却演变

5、为一种竞赛,既然是竞赛就出现了“起跑线”。“证书”、“奖状”、“特长生”满天飞,都在助考。原本有价值的“奥数”一下子沦为全体学生必学,教材中不曾有这类题目,但课堂中有,考试中有。学生减负,越减越负,就连教师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学生负担之所以重集中在这个“考”字,所有的“学”都是在备考,“一考定乾坤”,学生、教师、家长的神经都紧张,负担能不重?“教”与“学”重视的是认知过程,认知—cognition,就是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满堂灌”是说只有教师单方面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生硬死板,干燥无味,学生没有心理活动,最终不能形成认知。从表面看只有教师

6、授课,但是教师语言、动作、授课内容也在积极调动学生思维,并实现有效互动,就不能一概都说成是“满堂灌”。因为课堂全过程有师生互动,也就有了认知。学习竞赛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学生自发的竞赛,动力产生与学生内部,譬如成绩排名,老师不搞排名,其实学生也在私下里进行,这种自发排名是积极的,有效的,会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果由教师组织搞排名,学习竞赛是不可取的。兴趣激发是整个认知过程深入持久的动力,学生学习没有兴趣,问题不在学生,而是教师没有调动好学生或者教材编写得太枯燥并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归根结底,“教”与“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统一,是学生认

7、知的有效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不容推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2010年12月11日教育部网站有一篇解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文章,题目是:《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顾明远先生在讲到“要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时候是这样评价杜郎口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创造‘先学’(预习)、‘同学’(师生共同学)、‘再学’(再思考)、‘都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地学)的经验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当然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

8、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顾明远在这里仍然在强调:“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以生为本”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杜威教育思想传进中国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学者就推行了“儿童中心主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