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巷与西大街

钟楼巷与西大街

ID:3820441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5

钟楼巷与西大街_第1页
钟楼巷与西大街_第2页
钟楼巷与西大街_第3页
资源描述:

《钟楼巷与西大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钟楼巷与西大街钟楼巷是家乡小城里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但凡熟悉庆阳(庆城)的人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唐代的时候,在这里临街修建了一座寺庙——慈云寺,明朝的时候,又在寺庙里建了一座钟楼,楼上悬挂着一口重约4000公斤的铁钟,估计那个时候这条街就开始唤作“钟楼巷”了。过去,“庆阳八景”里有“暮鼓晨钟”的说法,所谓的“晨钟”说的便是钟楼的钟。历经沧桑,钟还是那钟,但却目睹了几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岁月变迁,楼依旧是那楼,但却见证了小城的历史变迁。也正因如此,小城的人以小城的历史为傲,以钟楼的钟为傲,而这条小街也

2、因钟楼而出名。西大街是与钟楼巷平行的一条街道,小城北区没有开发之前,在城的中央有个十字路,从而便有了北街、南街、西街、东街,这里单说西大街。西街上坐落着人武部、计生局、党校、城建局等几个机关单位,在政府机关没有北迁之前,这里曾经是很繁华的一条街道,特别是晚上,夜市一直到深夜才渐渐散去,那车水马龙的壮观景象脑海里至今犹存;那吆五喝六的喝酒场面,至今还难以忘怀;那麻辣味十足的烩麻食,至今还令人回味。街的尽头有道坡,叫“西道坡”,一直要延伸到西河边上,县中队、刑警队、看守所等国家机器分别就坐落在这里,也因

3、这些单位经常与罪犯打交道,3“西道坡”便成了他们的特称,朋友们之间开玩笑经常说:“看把你拉到西道坡了着”,言外之意就是你一定没干好事。有两个巷子与西大街和钟楼巷南北交错着,一个是唐家巷,一个是黄家巷,我已无从考证它们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在某一时期,两条巷子里住过唐姓和黄姓的大户人家,由此便以他们的姓氏为小巷命名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它们把钟楼巷与西大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开”字,使两条街四通八达。两个巷子都是用矩形石块铺过的,巷子两边便是一个个用石头围起来的小四合院子,(后来也有单位修建的家属楼及部分居

4、民修建的小楼),大门依巷道而开,木大门门框上端装有三块木板,刻有吉利之语,诸如“富贵居”、“耕读家”等等,这些能表现老庆阳风貌的民居现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砖混、钢混楼房。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三年中学时光,转眼近10年了,那时候我经常游走在这些大街小巷里,经常是钟楼巷“三味小吃”,西街鸿财杂酱面馆的常客,还有西大街唐老三开的酒店经常是同学朋友生日聚会的场所。每次走到钟楼巷,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那间“三味小吃”的店还在不在,每次走到那里就会想起中学时的朋友,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只要一盘土豆丝

5、,半斤“铁人”酒,便高升五魁起来了,那时候嗜酒如命,但却从来没有醉过。有一段时间,我和同学在钟楼巷租住过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子,不大的房子里挤四五个人3。他们的率真,他们的豁达,他们的耿直,他们的深邃,我们一起谈天论地,一起畅想未来,一起饮酒作乐,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中学毕业之后很少再到那里去,那些青涩不再,那写欢笑也不再回来,不知我制作的羽毛扇落入谁人之手?也不知我手书的“高山流水”尘落何处?而我那些散落在各方朋友,却遗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了。 作者:宋永霖单位:庆城县熊家庙乡人民政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