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

ID:38206859

大小:1.20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_第1页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_第2页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_第3页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_第4页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5期科技进步与对策Vol.27No.52010年3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Mar.2010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徐扬(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法国南特44321)摘要:知识共享是组织中进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虚拟组织,有效的知识共享管理模式可以带来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活力。在分析虚拟组织的特点及其知识粒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两套机制在内的知识共享管理模式,结合国外成功案例,论证了虚拟组织中知识共享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科技管理,尤其是新兴的

2、虚拟科研组织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关键词: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5–0097–060引言的特点,那就是“快”。急剧而不确定的变化是所有组织必须应对的现实,如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技术革新步伐加速、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管理已成为各类组织竞争者迅速出现等。为了集中力量迎接基于时间的机遇,一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武器。传统的经济管种动态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了。虚拟组织可以理主要是针对商业活动周期进行管理,如采购、生产、销售、迅速聚集、整合不同独立主体的

3、核心能力和资源,去面对一人力资源、财务等。类似的,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知识生命个共同的机遇。由于虚拟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周期,且应用范围更广,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科研单位、命令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因此具有结构成本优势和机网络社区等一切实体和虚拟组织。在一个组织中,知识的价动性;同时,组织内部的主体通过自由或半自由选择的方式值往往体现在共享上,即组织中的各个成员可以获取、共享结成合作伙伴,贡献各自的能力和资源,谋求共同的目标,相关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组织不断涌现,使虚拟组织整体价值最大化,实现“1+1>2”,完成单个主体难它们以其跨领域、跨地域、跨

4、时间的特点,将不同领域、不以承担的任务。同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异步联合,从而达到全局利益由于虚拟组织完全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最优。统管理方法,因此它对各个主体的“硬性”约束能力大大降[1]虚拟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已成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柔性”约束。McWilliam的研究指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虚拟组织对动态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出,虚拟组织的构建应该以增加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为核心;[2]加强内部协调,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服务能力。而Mole等人提出了基于虚拟组织归属感的“社区六边形”,以提升虚拟组织的品牌效应。1虚拟组织中的知识结构信任和依赖

5、是虚拟组织内部的关键纽带,而信任感更易于通过现实联系得以加深,所以成功的虚拟组织往往都从一虚拟组织放松了传统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是成定程度上依托实体组织,甚至正式组织,并且需要借助实体员之间交互的一种理想平台。在虚拟组织中实现有效的知的接触与协调。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脱识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服务能力,例如缩短产品设计周期、离现实平台的,尤其是一些专业化的虚拟组织,它们往往是增加产品的复杂度、提升全局竞争力等。一个良好的虚拟同时基于虚拟平台和实体平台的,以实现各取所长,不仅享组织应当具有一套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共享是组织受“虚拟”带来的好处,同时

6、不放弃传统的实体平台,实现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是基于某种知识结构补,而绝对不会“为虚而虚”。毕竟,实体世界是虚拟世界所的,因此我们首先对虚拟组织及其知识结构进行分析。不能替代的。正如Monalisa等人[3]研究指出的那样,组织1.1虚拟组织的特点中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虚拟手段解决的,如时间、距离、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通讯等,有些问题是虚拟手段无能为力的,如文化差异、信收稿日期:2009–04–07作者简介:徐扬(1981–),男,湖北武汉人,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通信与控制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工业工程。·98·科

7、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5]任等。本文给出的案例就是这样一种构建在实体世界中的组织内部不同知识主体应当合理控制他们的知识距离,虚拟组织,它很好地综合了虚拟与现实的优点。并且适当调节其重叠知识。文献[6]认为重叠知识是组织当然,虚拟组织不一定是最优的,更不是万能的。正如内部平衡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的调节器,企业为了保证知识[4]Corvello和Migliarese对不同的组织生产虚拟形式进行了的合理流动与适度利用,应当优化重叠知识度,避免过高的比较分析,认为虚拟组织并非是想象中那样普适,例如对于知识转移效率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制约。虚拟企业而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