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

ID:38233052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_第1页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_第2页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_第3页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_第4页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非安全注射的防范措施注射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广泛,为了保证注射安全,防范非安全注射事故发生,确保病人就医安全,特制定本措施:一、执行一切注射前均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备药后查,注射前查,注射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二、一切药物准备后要有第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特别是使用毒、麻、限、剧药及静脉用药,更要反复核对。三、使用注射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及裂缝,药液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者均不得使用。四、注射前,询问患者有无

2、过敏史,麻醉药在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并进行登记。五、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备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处理。六、执行注射时,要检查无菌注射物品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指示标记是否达到要求。-5-七、注射后严密观察病情(一)患者在门诊接受注射治疗后需留院观察30分钟,一旦在观察期间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对其进行救治。(二)用药后护士必须做到一问、二看、三观察。

3、一问:问病人有无过敏史;二看:看病人一般状态;三观察:观察药物反应及用药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注射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脏器功能参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以判断给药过程中、用药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生的问题;对病情严重的,使用安全系数小的药物的患者,观察尤其应该仔细。(四)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包括新生儿、小儿、老年患者、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八、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需控制滴速的药品包括:(一)β-内酰胺类药物:(在心功能正常时)30分钟至1个小

4、时滴完为最佳。(二)氨茶碱:静脉注射时宜慢,时间不少于10分钟,静脉注射时需稀释成<25mg/ml稀释液,注入速度每分钟<10mg为宜。(三)安定:静脉注射时宜慢,不少于15分钟。(四)硝普钠、硝酸甘油、欣康:根据病人血压调整滴注速度。(五)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林可霉素:静滴时间不少于1小时。-5-(六)西地兰:静脉注射前必须了解血钾是否低于正常,速度宜慢。(七)氯化钾:静脉滴注浓度小于0.3%,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而定。(禁止静注)。(八)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九、实施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5、的应急预案(一)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三)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四)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反应过程及抢救过程。(五)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六)填写输液反应卡。(七)按规定进行实物封存。封存需有医务部人员及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场进行。封存标本需在封口处医患双方签注姓名、日期和时间。封存标本由医务科保管和处理。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流程发现输液反应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具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抢救-5-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医患双方在场封存标本报告医务

6、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十、在静脉输液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应避免出现静脉输液危象(气栓型危象、重度过敏危象、超高热型危象、负荷过重型危象和晕厥型危象)。静脉输液危象的临床表现:1.气栓危象: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造成气体输入静脉,是气栓型危象的主要原因。病人表现为:眩晕,皮肤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后背痛,伴有窒息感,呈濒死状态。检查时,胸前区在短时间内可闻及很响亮的水泡音。心电图检查呈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样改变。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二氧化碳分压增高。2.负荷过重型危象:(急性肺水肿)静脉输液过快,输入液体量过多

7、,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病人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大汗、咳嗽、咳泡沫血痰、烦躁不安、被迫端坐、脉搏细弱无力、四肢厥冷,可诱发心力衰竭而死亡。听诊:肺部布满湿性罗音。3.重度过敏性危象:在治疗过程中输入原料不纯的抗生素、磺胺类及特异蛋白制剂,过敏体质的病人都可引起过敏。-5-病人表现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冷汗、紫绀、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抽搐、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重者喉头水肿,病人呈濒死状态。4.超高热型危象:超高热型危象的原因众多,药品及器具质量不纯,环境不洁及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液体中加入药品

8、过多,病人体弱、病情危重、对药物耐受性较差等,都可以引起超高热型危象。病人表现为突然寒颤,体温高达40度以上,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脉快、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热源反应的特点为输液过程中骤然出现,持续时间短,不伴有其他特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