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

ID:3824353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_第1页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_第2页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_第3页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荣河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李英一、指导思想: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为促进广大教师更快地融入课改的大潮中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尽快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特别制定本计划。新一轮基础课程较之原有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大的突破和创新,要更好地适应这样的状况,必须打破多年来所形成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改变以往习惯模式,掌握进行课程开发的技术。基于这样认识,本学期的教师业务学习突出理清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以促进教师群体以更有效的方

2、法打破思想禁锢,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二、学习目标;结合课程目标提出的要求,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广大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为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使全体教师目标明确,立足课改,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新型教学观,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三、学习内容:1、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基本专业技能。3、各学科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4、各教育教学刊物的文章,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论文,积极投搞。5、体现新课标理念和课程改革精神的课

3、堂教学,缀经验交流,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6、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掌握相关方针政策。四、学习重点:(一)各学科新课程标准1、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适时点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2、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

4、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化素养。(2)正确把握各学科教育的特点。应重视各学科对学生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各学科课程。应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开

5、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二)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三)教师继续训练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五、学习方式及组织实施(一)培训学习1、集中培训。主要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培训,通过培训打造共同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本学期,中心校教导处将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教案设计”、“新课标知识与能力测试”、“评选各科论文”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有计划地集中培训与指导。2、校内培训。各校可以自搞活动或几校联合组织活动,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演讲”、“集体研讨”等形式,对教

6、师进行经常性的校内培训和指导,从而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将新课标的精髓升华为自在的观念、思想。(二)自学、自练教师自学内容要包括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各种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方针、政策。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校内外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观念的课堂教学经验,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等。六、预期目标1、每学期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8篇,学习心得不少于4篇。2、每学期教师撰写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每学期至少有1篇在县以上获奖或发表交流。3、有更多的课题在县以上立项或结题。4、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

7、本知识与技能、新课标知识与能力检测能通过制定的标准。七、保障措施1、对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论文及各项比赛,要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评比。2、每双周二中午的时间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201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