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

ID:38263482

大小:59.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_第1页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_第2页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_第3页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1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王伟(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在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接受美学扬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自律论美学传统向交往论美学范式的转换位移,其不仅在艺术传播学层面上超越了传者中心和受众本位的片面主体性,而且在美学向度上跨越精英主义历史传统与平民主义现实精神的二元对立,初步建构了主体间性的审美交往本位观。关键词:主体间性;文化工业;审美交往中图分类号:B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10)01—0103—04回眸上世纪60年代,原西德乃至整个西方

2、世界的美于自己的作品,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可是到了现代学研究都面临深刻转型。究其动力,既源于美学更新知识工业大生产的体制下,上述自我生产、自我确证之美学图的内部要求,更出自美学研究所置身之现实语境的剧烈变景已成如烟往事,难以重现。上述论断一方面可见出接受革。随着德国由现代工业生产社会向后现代文化消费社会美学与否定性美学在文本生产方面的所见略同,以及同后的过渡,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消费、反馈的方式也因之现代美学家的分野,毕竟后者出于论证大众文化合法性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传媒文化中的坐标方位、功能隐匿目的,作乐观天真状地认定“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作用也与以往大相径庭。新兴电子媒介的迅猛发

3、展和全面体”,对大众文化中的某一与主流观念略有抵触的文本如普及、大众传媒文化与日常消费文化的异军突起和后来居获至宝、津津乐道,陷入对文本他异性的过度诠释。但这并上,导致艺术和非艺术的交叉互渗和文艺边界的扩大模不是说,大众就是被人任意宰割之砧板上的鱼肉,被完全糊。再有,两德分立背后之东西阵营的相互对峙,全球化浪剥夺建构自己文化的权力。事实上大众虽不能亲手“创造潮支配下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启动,这种背谬式存在造自己的大众文化”,但还能“创造性使用大众文化”。原因何成德国美学的古典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高度紧张,从在?文化活动不能理解为静止的孤立的文化文本(如具体而使得美学研究的既定范式和知识框架呈

4、现出与其所处的文学作品),而是存在于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解释活动之的文化世界的现实错位和历史脱节,构成接受美学出场的中,即文化不等于成品而是主体间意义建构的过程活动。多元语境。“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接受美学的主体间性交往论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1](P24)姚斯认为,在前现代,民众可以发挥主体性,创造出属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这就意收稿日期:2009-11-13作者简介:王伟(1981~),男,厦门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

5、博士研究生。103味着文化工业充其量是为消费者提供审美剧目或者美学或者等同于接受者自己的解释,后者既可以赞同也能够反资源,而作为被支配者的读者们如何从中猎取成分、为己对,或者在“赞同中反对”、在“反对中赞同”。是故,读者终所用,才是关键所在。缘此,美学必须转变研究方向,也就于可以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形象和属下地是不再纠缠在文本生产或文本本身,因为这是包括美学理位,与传播者一道分享作为传播主体的荣光。诚如另外一论家在内的所有当代人都难以改变的传媒现实,继续讨论个霍尔,即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社会也无补于事、徒增悲观。但如果将问题聚焦在读者是如何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约翰·

6、R.霍尔在梳理现象学接受理在我们所被抛入其中的文化世界中,发挥主体性来解读文论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对文化意义和阅听人的相关研究本之维度,则别有一番天地。的确如此,美学“不仅需要研之后,认为二者并不矛盾,相反关系密切。其指出“再也不究大众文化从中进行制作的文化商品,更要研究人们使用可能认为文化意义完全存在于文化的客观性之中,或是认文化商品的方式,后者更具有创造性,而且比前者更变化为它存在于个体文化使用者的孤立意识中。任何文化内容[2](P23)不定”。接受美学虽然从不否认,文本声音固然足以影和阅听人效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都已被抛弃……一个响规训文本和读者之间生成的可能关系,但不承认这种说关键性的认

7、识已经达成:再也不能简单地认为阅听人是文服诱导是绝对的控制关系。缘此,文化工业的商业目的和化的被动接受者,相反,阅听人自己参与到文化运作之中,[4](P330~观念形态企图是路人皆知,但有疑问的是其产生的效应反而且这种运作不仅仅限于其‘阅听人’的社会角色”331)响。因为接受的审美效果不仅受制于文化产品本身而且还。当然话说回来,尽管上述观点着实让人兴奋,但也应认取决于消费者的使用,即消费者抵抗同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