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

ID:38271694

大小:206.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_第3页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6期2009年6月种子(Seed)Vol.28No.6Jun.2009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许玉凤,安艳秋,范海延(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ApplicationofProteomicsinSeedsResearchXUYu2feng,ANYan2qiu,FANHai2yan摘要: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蛋白质之间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基因组的全部蛋白质产物的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现已广泛应用于动物和植物遗传、生的表达谱[1~3],并首次于1995年7月在“Electrophore2长发育和生理生态等诸多生物学领域

2、研究。本文主要对蛋白sis”上发表。蛋白质组学是以基因组产生的全部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的发育工程中、育种和遗传学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质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翻译后修应用进行了综述。饰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在整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植物激素;遗传学鉴定;生物逆境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对细胞、组织及生物整体的调控中图分类号:Q816文献标志码:A功能。文章编号:1001-4705(2009)0620064204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成功绘制,使基因组研究进入蛋白质组(Proteome)是1994年由澳大利亚Mac2了后基因组阶段,即功能基因组学

3、的研究。但是由于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提出的,是指某一物基因的发生是由蛋白质来执行的,所以要揭示生物体的活动规律和基因对生物体的调控功能就必须对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进行研究。同时由于从DNA→蛋收稿日期:2009-02-16白质过程中存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3个水平的调控,作者简介:许玉凤(1970-),汉,辽宁省沈阳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抗逆性研究。使得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组织、不同器官、不同的生理环(接上页)[12]田雷,王辉,律宝春,等.转基因大豆种子、豆粕定性PCR检[20]邵碧英,江树勋,陈

4、文炳,等.大豆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种子,2004,23(5):28-31.的二重PCR检测[J].中国食品学报,2006,6(3):115-[13]蒋原,祝长青,林宏.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120.RoundupReady的研究[D].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21]时焦,MNaylor,MLEdwards,等.半嵌套式PCR检测转几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1-64.丁质酶基因烟草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2,8(2):[14]黎昊雁,王玮,李聪,等.转基因水稻种子中外源元件的11-15.PCR检测[J].浙江农

5、业学报,2001,13(3):169-171.[22]朱元招,尹靖东,李德发,等.抗草铵膦转基因大豆PCR定[15]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等.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相关基量检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25-29.因的PCR检测机器在育种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23]赵锦,邓平建,刘建军,等.转基因食品芯片检测技术的研2006,22(4):356-361.究[D].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27-228.[16]潘爱虎,张大兵,潘良文,等.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的实用[24]刘光明,徐庆研,龙敏南,等.应用PCR2E

6、LISA技术检测转PCR检测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7).基因产品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24(1):101-105.[17]金芜军,郝,程红梅,等.用复合PCR方法检测6种转基[25]陈茄,林志雄,刘琳琳,等.应用地高辛标记的PCR2ELISA因玉米中外源DNA的特异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技术快速检测转基因水稻[J].中山大学学报,2003,422005,13(5):562-567.(2):78-81.[18]李伟丰,杨朗,黄鹂.应用复合PCR检测水稻种子的转基因[26]雷勃钧,单红,吕晓波,等.PCR2ELISA法对

7、大豆品种的转成分[J].种子,2007,26(1):32-35.基因定性检测研究[J].大豆科学,2004,23(1):55-58.[19]徐景升,余爱丽,姚伟,等.利用MPCR技术快速检测进口[27]刘翠芳,蒋继志,马平,等.PCR2ELISA在转基因植物检测大豆转基因背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62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8(33):85--269.186.·64·综述许玉凤等: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境和不同的外界环境影响下形成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性蛋白的变化尤为明显,它们的种类从萌发初期的30白

8、质。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个猛增到后萌发期的64个,增加了一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