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ID:38271872

大小:1.59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_第1页
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_第2页
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设计与制造第3期216MachineryDesign&Manufacture2011年3月文章编号:1001-3997(2011)03-0216-02超声喷丸中级联式变幅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王翠英轧刚王跃(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太原030024)DynamicanalysisofthecompositehorninultrasonicshotpeeningWANGCui-ying,YAGang,WANGYue(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TaiyuanUniver

2、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摘要】超声强化能有效地提高工件的疲劳极限,延长其疲劳寿命。丸粒速度是影响超声喷丸强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变幅杆振幅的提高可以显著地提高丸粒速度。以提高变幅杆振幅为目的,用解析法设计了级联式变幅杆;在此基础上,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比单一变幅杆更大的振幅放大比。关键词:超声喷丸;级联式变幅杆;ANSYS;

3、动力学【Abstract】Ultrasonicpeeningisaspecialmetalsurfacetreatmentintendedtoextendthefatiguelifeofmostmachinecomponents.Theshotspeed,whichcanbeincreasedbyenhancingtheamplitudeofhorn,isanimportantfactortointensifyingtheeffectinultrasonicshotpeening.Aco

4、mpositehornisdesignedtheoreti-callytoincreaseitsmagnificationratio.Simultaneously,itsdynamiccharactersareobtainedtheoreticallybyusingfiniteelementmethod.Comparingwithsinglehorn,thecompositehornbasedonfiniteelementanalysiscanobtainlargeramplitudera

5、tio.Keywords:Ultrasonicshotpeening;Compositehorn;ANSYS;Dynamic中图分类号:TH16,TG663文献标识码:A喷丸强化工艺已经成为现代零部件不可缺少的加工制造工式中:φr—总形状因数;φ1—第一节变幅杆的形状因数;φ2—第二艺[1]。超声喷丸可以获得比传统喷丸更深的残余压应力层,可以显节变幅杆的形状因数。著的提高零件疲劳寿命[2]。对于目前的超声喷丸加工过程,丸粒的速度还远没有达到能够破坏受喷件安定

6、性的程度,变幅杆的振幅是影响丸粒喷射速度的重要因素。在超声的应用中,由于换能器端面上的振幅十分微小(0.001~1推动节2输出节0.010)mm,而在超声加工、超声焊接、超声金属成型等多种高强图1全波长级联式变幅杆度超声应用中所需振幅大约为几十至几百微米。变幅杆作为振幅在众多的单一变幅杆当中,在相同参数条件下,阶梯形变幅扩大装置,应该在一定的频率下,为工具端面提供最大的振幅,杆的振幅比M最大,圆锥形变幅杆的形状因数φ最大。所以本文并将超声能量聚集在较小的面积上,产生聚能作用[3]。目前,常见选用阶梯形变幅

7、杆为推动节,圆锥形变幅杆为输出节。变幅杆的的变幅杆类型有:指数形、悬链线形、阶梯形和圆锥形等。各种传各性能参数(共振长度l,放大系数M,形状因素φ,位移节点x0统形状的变幅杆各有优点,但都不是最理想的。为了得到放大系等)是根据纵向振动的波动方程、杆的面积函数及边界条件推导数相对较大的变幅杆,本文运用解析法设计了一种级联式变幅出的公式[3]确定的。杆,获得它的各项参数并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要求工作频率14.5kHz,材料选用45号钢,其弹性模量E=1级联式变幅杆的解析解210GPa,密度ρ

8、=7800kg/m3。级联式变幅杆为两节半波长变幅杆串联组合成的全波长变1.1阶梯形变幅杆的解析解幅杆,如图1所示,第一节为推动节;第二节为输出节。总的设计根据系统结构要求,设定推动节阶梯形变幅杆大端直径D1=原则是推动节的形状因素可以较小,而放大系数应较大;输出节75mm,小端直径D2=45mm。面积系数N:N=D1/D2=1.67;共振长度应选用形状因素值较大的变幅杆。l:λ=C/F=356mm;l=a+b=λ/2=1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