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145323

经济理论145323

ID:38379389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经济理论145323_第1页
经济理论145323_第2页
经济理论145323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济理论14532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析经济学一班408101010113王新凯[摘要]目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城镇化率及农药施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

2、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来,辽宁省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国内其他一些

3、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待加强。辽宁2008年在全国30个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生态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内容构成。目前,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辽宁耕地的沙化面积约占辽宁总耕地面积的8.3%,山地石质化面积约30多万亩。辽宁农业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万亩农田的有机质含量仅为0.5%。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

4、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逐年恶化。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属于超5类水质。另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较突出。辽宁农村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在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目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也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宗族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另外,许多优良的民风出现了退化,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一些与

5、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二、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诸多政策

6、、法规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辽宁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二)环保的评估、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规模化畜禽饲养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利。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

7、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建设。(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辽宁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土地、水体、森林和草地的生态功

8、能退化。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开发过度索取,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有机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