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

ID:38414138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_第1页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_第2页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_第3页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_第4页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时导流洞塌方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B28补偿申请报告(SXSGJ[2012]补偿报001号)合同名称:山西省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土建01标合同编号:XAEQ-JZ-TJ-001(2010)致: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泽城西安水电站工程监理部根据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我方对临时导流洞塌方处理事件申请补偿金额为(大写)贰佰叁拾捌万玖仟肆佰伍拾陆元壹角伍分(小写2389456.15),请审核。附件:补偿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事因简述2、塌方情况及原因分析3、引用合同条款及其他依据4、费用计算承包人: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泽城西安水电站工程项目部项目(副)经理:日期:年月日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核

2、意见。监理机构: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泽城西安水电站工程监理部签收人:日期:年月日说明:本表一式3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核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各1份。山西省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土建01标关于临时导流洞塌方处理的补偿报告批准:审核:编制: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泽成西安水电站工程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关于临时导流洞塌方处理的补偿报告一、事件简述2011年9月14日隧0+290~隧0+318洞顶位置塌方冒顶。2011年9月15日我项目部邀请有关专家、有相关经验技术人员及项目部技术人员对临时导流洞进行了现场勘察,并反复研究讨论,初步形成了

3、临时导流洞塌处理施工方案,洞顶采用深孔固结灌浆,洞内进行管棚施工方案。但是先行进行洞顶固结灌浆,由于洞内塌方部位具体情况不明,洞内先行出渣。于2011年9月17日经过反复讨论,边出渣边观察其实际情况,另行研究其洞内塌方处理施工方案;2011年9月18日临时导流洞开始进行出渣。2011年10月1日再次邀请其有关专家组、相关经验技术人员、项目部技术人员及相关技术工人进行了现场反复勘察,反复研究讨论。经过几天的边施工边勘查,于2011年10月6日形成了临时导流洞塌方处理方案;经过资料整理,于2011年10月8日形成了临时导流洞塌方处理方案,并上报监理部;2011年11月3日监

4、理批复了临时导流洞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了施工。二、塌方情况及原因分析2.1塌方情况简介临时导流洞布置于坝址右岸,大坝与溢洪道之间,全长432m,为城门洞形属无压隧洞,底宽为4m,直墙高3.5m,弧高0.95m。隧洞进口底板高程804m,出口底板高程796m,纵坡2%。2009年11月14临时导流洞贯通,2009年11月16日截流通水。由于属于临时导流建筑物,隧洞为裸洞,在导流泄洪洞及大坝施工期间通过此建筑物进行导流。隧洞开挖时,开挖至隧0+296~隧0+308段时发现断层及侵入体,断层与隧洞轴线斜交。施工时采取了格栅拱架的支护措施,开挖顺

5、利完成。因属临时工程,在永久导流泄洪洞竣工后将封堵,未进行二次混凝土衬砌。由于长时间地表水涌入和岩层裂隙水的渗入,特别是2011年7月2日大洪水的冲刷,导致于2011年9月14日隧0+290~隧0+308洞顶位置塌方冒顶。塌方块体压塌原有格栅拱架并充满了整个断面并封闭了塌腔,并在洞顶山体坡面形成塌方漏斗,导致临时导流洞不能正常通水,通过塌方体的渗水量约2m3/s,影响了上游其它工作的正常进行。2.2塌方原因分析经多次现场调查,反复论证分析后,认为隧洞塌方主要原因为:1)不良地质因素;2)长时间地表水涌入和岩层裂隙水的渗入;3)2011年7月2日大洪水的冲刷;4)临时导流

6、洞为裸洞,开挖后无支护。隧洞所处区为典型的高山地貌,山势陡峭、沟谷纵横,其中隧0+270~隧0+330段山顶部位有一条天然冲沟。隧洞纵向中心线和沟底纵向中心线成30°左右角交叉穿过,其中隧0+290~隧0+308位于沟低中心地段。冲沟位于两山之间为典型的断层冲沟,雨季汛期经会形成泥石流,沟底常年洪水冲积形成的较厚的松散覆盖层,洞顶覆盖层厚度11~13米,主要为孤石、卵石夹少量泥、细砂。卵石、石粒径1cm~2.5m不等。并且该段发育一顺层面的挤压性断层破碎带,主错带宽约3m,破碎带物质为碎裂岩、糜棱角砾、石英团块等,大部分呈碎块状、碎屑状;岩体稳定性很差;长期地表水涌入和

7、岩层裂隙水的渗入,致使岩体间粘接粘土被地表水及裂隙水带走,岩体间形成滑动面,而造成冒顶塌方的主要原因。临时导流洞于2009年11月16日贯通通水,长时间受水流冲涮,2011年7月2日特大洪水,增加了岩体的不稳定因素;再加上隧洞属于临时建筑物,且为裸洞,隧洞内未进行二次混凝土衬砌支护,也是洞顶塌方的又一因素。由于上述原因,最后造成洞顶形成冒顶塌方。三、引用合同条款及其他依据临时导流洞冒顶塌方段位于两山之间为典型的断层冲沟,雨季汛期经会形成泥石流淤积而成,洞顶覆盖层厚度11~13米,主要为孤石、卵石夹少量泥、细砂,岩体稳定性很差。由于不良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