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

ID:38433594

大小:2.5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2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_第1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_第2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_第3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_第4页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建设的曲折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49年——20世纪90年代)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探索期间和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后(1949—1976)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导学提纲: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3.国民经济调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文革期间2.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2.一五计划3.三大改造1.中共八大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

2、2)1、背景: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⑴原因⑵表现: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2、过程: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名称产量

3、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钢15.8万吨减少80%煤3243万吨减少48%粮食11318万吨减少25%棉花44.4万吨减少48%1、背景:2、目的:3、方针:5、意义:㈡“一五计划”(1953——1957)“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鞍钢、一汽等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

4、56年)1、内容:⑴农业⑵手工业⑶资本主义工商业——参加合作社——参加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考: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呢?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⑴内容⑵意义: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②确立党的主要任务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

5、工业国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2)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实质:“左倾”错误评价: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国民经济调整(1)原因:(2)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思考:十年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究竟有没有取得成就?试举例说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失误:正确:中

6、共八大1956总路线、“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启示一:从国情出发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启示二: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探索与失误(1956-1966)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原因:1966年文革爆发2、复苏回升通过阅读表格,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年代国家财政收入比上年1966558.7亿元+24.4%1967419.4亿元-25%1968361.3亿元-13.9%1973809.7亿元+5.6%1975815.6亿元-“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

7、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恢复调整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67、68年)(1973年)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复苏)(回升)积极探索严重失误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一五计划3.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4.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八字方针5.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6.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1.大跃进2.人民公社化运动3.“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