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小楷《灵宝经》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

ID:38449010

大小:68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2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_第1页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_第2页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_第3页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_第4页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褚遂良小楷《灵宝经》作者:         褚遂良小楷《灵宝经》 延伸阅读《灵宝经》——绝对不可忽视的经典    《灵宝毕法》    正阳真人钟离权著    纯阳真人吕洞宾传    道不可以言传,不可以名纪。    历古以来,升仙达道者不为少矣。仆志慕前贤,心怀大道,不意运起刀兵,时危世乱。始以逃生,寄迹江湖岩谷,退而识性留心,惟在清静希夷。历看丹经,累参道友。止言养命之小端,不说真仙之大道。  因于终南山石璧间,获收《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书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予宵衣旰食,远

2、虑深省,乃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册灵宝妙理,可用入圣超凡。总为三乘之法,名《灵宝毕法》。    大道圣言,不敢私于一己,用传洞宾足下。道成勿秘,当贻后来之士。    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序。    《灵宝经》    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    太元初判而有太始,太始之中而有太无,太无之中而有太虚,太虚之中而有太空,太空之中而有太质。太质者,天地清浊之质也,其质如卵,而玄黄之色,乃太空之中一物而已。    阳升到天,太极而生阴,以窈冥抱阳而下降。阴降到地,太极而生阳,以恍惚负阴而上升。一升一降,阴降阳升。天地行道,万物生成

3、。    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首,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俯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始而无先,莫见其前。终而无尽,莫见其后。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仪。天地之中而有阴阳,阴阳有始终之数。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测其机。一始一终,度数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天地者,大道之形。阴阳者,大道之气。寒、热、湿、凉,形中有气也。云、雾、雨、露,气中有象也。地气上升,腾而为云,散而为雨。天气下降,散而为雾,凝而为露。积阴过,则露为雨、为霜、为雪;积阳过,则雾为烟、为云、为霞。阴

4、中伏阳,阳气不升,击博而生雷霆。阳中伏阴,阴气不降,凝固而生雹霰。阴阳不合,相对而生闪电。阴阳不匹配,乱交而生虹霓。积真阳以成神,而丽乎天者星辰。积真阴以成形,而壮乎地者土石。星辰之大者日月,土石之贵者金玉。阴阳见于有形,上之日月,下之金玉也。    阴阳升降,不出天地之内。日月运转,而在天地之外。东西出没,以分昼夜。南北往来,以定寒暑。昼夜不息,寒暑相推。积日为月,积月为岁。月之积日者,以其魂中藏魄,魄中藏魂也。岁之积月者,以其律中起吕,吕中起律也。日月运行,以合天地之机,不离乾坤之数。万物生成,虽在于阴阳,而造化亦资于日

5、月。    积阳成神,神中有形。形生于日,日生于月。积阴成形,形中有神。神生于金,金生于玉。随阴阳而生没者,日月之光也。因数生光,数本于乾坤。随阴阳而升降者,金玉之气也。因时起气,时本于天地。    一气初判,大道有形而列二仪。二仪定位,大道有名而分五帝。五帝异地,各守一方。五方异气,各守一子。青帝之子,甲乙受之,天真木德之九气。赤帝之子,丙丁受之,天真火德之三气。白帝之子,庚辛受之,天真金德之七气。黑帝之子,壬癸受之,天真水德之五气。黄帝之子,戊己受之,天真土德之一气。自一气生真一,真一因土出。故万物生成在土,五行生成在一

6、。真元之道,皆一气而生也。    大道本无体,寓于气也,其大无外,无物可容。大道本无用,运于物也,其深莫测,无理可究。以体言道,道始有外内之辨。以用言道,道始有观见之基。观乎内而不观乎外,外无不究而内得明矣。观乎神而不观乎形,形无不备而神得见矣。    道本无也,以有言者非道也。道本虚也,以实言者非道也。既为无体,则问应俱不能矣。既为无象,则视听俱不能矣。以玄微为道,玄微亦不离问答之累。以希夷为道,希夷亦未免视听之累。希夷玄微,尚未为道,则道亦不知其所以然也。     中部《玉书录》,元皇所述    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

7、;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资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积气以覆于下,地得坤道而托质以载于上。覆载之间,上下相去八万四千里,气质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久。    真阴真阳,相生相成。见于上者,积阳成神,神中有形,而丽乎天者日月也。见于下者,积阴成形,形中有形,而丽乎地者金玉也。金玉之质,隐于山川。秀媚之气,浮之于上,与日月交光。草木受之以为祯祥,鸟兽得之以为异类。       一、三、五、七、九,道之分而有数。金、木

8、、水、火、土,道之变而有象。东、西、南、北、中,道之列而有位。青、白、赤、黄、黑,道之散而有质。数归于无数,象反于无象,位至于无位,质还于无质。欲道之无数,不分之则无数矣。欲道之无象,不变之则无象矣。欲道之无位,不列之则无位矣。欲道之无质,不散之则无质矣。无数,道之源也。无象,道之本也。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