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

ID:38453292

大小:1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_第1页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_第2页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_第3页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火作业安全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固定动火区和禁日期共4页24/08/2011页次1文件编制:安全小组文件执行:各部门密级普通文件批准:版本A动火作业安全制度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的划分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企业的消防安全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出固定的动火区和禁火区。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固定动火区系指允许正常使用电气焊(割)、砂轮、喷灯及其他动火工具从事检修、加工设备及零部件的区域。在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可不办理动火许可证,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固定动火区域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全年最小频率内的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2)距易燃易爆的厂房、库房、罐

2、区、设备、装置、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30m,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3)室区固定动火区应用实体防火墙与其他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4)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能保证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动火区域内可燃气体、蒸汽的浓度都必须小于爆炸下限的20%;(5)固定动火区不准存放任何可燃物及其他杂物,并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6)固定动火区应设置醒目、明显的标志。其标志应包括“固定动火区”的字样;动火区的范围;动火工具、种类;防火责任人;防火安全措施及注意

3、事项;灭火器具的名称、数量等内容。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和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消防安全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出固定的动火区和禁火区。除固定动火区之外的区域一律为禁火区。在禁火区域内因检修、试验及正常的生产动火、用火等,均要办理动火或用火许可证。各类动火区、禁火区均应在厂图上标示清楚。动火许可证的审批程序和终审权限为严格对动火作业的管理,区分不同动火级别的责任,对动火许可证应按以下程序审批:(1)特级动火由动火部门(车间)申请,厂防火安全管理部门复查后报厂长或副总审批准;(2)一级动火由动火部

4、位的车间主任复查后,报防火安全管理部门终审批准;(3)二级动火由动火部位的车间主任复查后,防火安全管理部门终审批准各项责任人的职责从动火申请到终审批准,各有关人员不是签字了事,而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按各级的职责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和规程,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各项责任人的职责如下:(一)动火项目负责人通常由分派给动火执行人动火作业任务的当班班长、组长或临时负责人担任。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之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的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

5、事项。(二)动火执行人在接到动火许可证后,详细核对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动火执行人要随身携带动火许可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每次动火前30min(含动火停歇超过30min的再次动火)均应主动向现场当班的班、组长呈验动火许可证,并让其在动火许可证上签字。(三)动火监护人一般由动火作业所在部位(岗位)的操作人员担任,但必须是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操作工。动火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防火安全检查和监护工作

6、,检查合格,应当在动火许可证上签字认可。动火监护人在动火作业过程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执行人进行现场检查,消除残火,确定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四)班、组长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工作。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五)动火分析人要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许可证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许可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认可。(六)各级审查批准人,必须对动

7、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级别、防火安全措施等,在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以上制度适用于厂区所有人员包括外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办理动火手续应向工程负责人进行报告并且由工程负责人提出申请,厂防火安全管理部门复查后按动火等级签署相关核准人,并且由施工代表进行现场看护,工程负责人为动火监护人。核准:审核:制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