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ID:38490375

大小:256.37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13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_第1页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_第2页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_第3页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_第4页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江阴市山观卫生院马卫强2009-11-28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一个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急救医学的时间观向人们提示: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一些危重病人而言,

2、倘若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的分分秒秒和以上这些关键时间,医院内设备再好,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难起死回生。另外院前急救也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院前急救是急症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在时间观念上必须确立分秒必争的意识。由于院前急救的任务对所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医院急症科的情况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院前急救的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多样性等特点。1、突发性   院前急救的对象往往是人们预料之外或始料不及的突发性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中出现的伤员或病人,有时是少

3、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病人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2、时间紧迫性   紧迫性表现在抢救时间上,急救机构接到呼救时,必须车与人立即出发,一到现场必须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这是院前急救的应急反应。因为“时间就是生命”,不容迟缓。另外,紧迫性还表现在伤病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要求迅速得到救护。3、艰难性   院前急救的艰难性主要是指急救的环境无定性,条件差。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必须随叫随到。赶赴现场要随身携带急救设备。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有时病人所处的地方狭窄、拥挤

4、、光线暗淡、不便操作、现场及运输途中震动和噪声不易听诊分辨。有时事故现场险情未排除还可能造成人员再受伤等。4、多样性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多样,涉及各科,而且是未经各科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病人可能有明确诊断的,也可能是尚无明确诊断而且病史不详的急症病人。特别是对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的病人,要求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及紧急处理,尤其是对症治疗。因为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院前急救的特点,院前急救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缺陷,往往会成为患方投诉的焦点。根据我院开展院前急救的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5、、接听急救电话时未详细询问地址、联系方式,导致出诊时司机因方位不明走错路,而又无法有效联系患者,使救护车空跑或延时到达。急救人员抢救意识不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出诊。司机对道路不熟悉或交通不畅,特别是上下班人流高峰期,影响急救车行驶的速度,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误。2、出诊时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对伤病员评估不足,未能更好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出诊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及仪器,导致到达现场急救时由于技术、药品及仪器不符合现场使用,而对伤员不能有效处置。3、随车医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准确判断当时病情伤情,不能及时给与相应急救措施,影响进一步抢救。各科往往安排

6、的随车医师都是低年制医师,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在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未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急救手段及使用急救药物。4、急救设施、设备、药品存在不安全因素,院前急救现场卫生条件差,还受到携带急救药品、设备等限制,客观上为急救工作安全性增加了一定难度。5、与患方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不能缓解伤病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紧张气氛下医务人员不能从容应对。特别是急救措施实施后病情继续恶化,不能达到患方的期望,患方就会认为医务人员处理不当,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6、转运途中路况不良,车内照明不佳,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细致,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抢救。7、不重视院前抢

7、救书面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一旦引起纠纷无法提供有力证据。针对存在的问题隐患,我院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1、及时出诊。确保在规定时间内(5min)出诊,根据“120”指挥中心或患方提供的地址、电话,直接与患者或家属联系,保证出车路线正确,情况许可下,让患者家属于指定位置等候,避免寻找,延误时间。同时由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据病情准备急救药品、仪器,使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到达现场可以快速、准确使用,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2、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急救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综合医学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创伤急救等培

8、训和考核,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及服务质量。3、加强转运途中病情观察。途中应严密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