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ID:38494175

大小:9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茸毒蛾的发生与防治刘钊仁1(1.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4)摘要:综述了松茸毒蛾DasychiraargentataButler的发生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松茸毒蛾是马尾松林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它食谱文、取食量大,危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因而造成损失非常严重。传统方法对松茸毒蛾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加大,农药防治松茸毒蛾逐渐向无公害型转化。生物防治技术也应用到松茸毒蛾的防治中来……关键词:松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Dasychiraargen

2、tataButleroccurrenceandcontrol/LIUZhaoren,etal.(GuangxiEco-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Liuzhou545004,China)Abstract:reviewedthepoisonDasychiraargentataButlerhappenedalsomothandpreventionandcontrolmethodoftheresearchsituation.Alsoapoisonmothispinusforests

3、animportantfoodleafpests,itrecipes,taketheneededmore,endangertimelong,preventionandcuredifficult,thereforecausedamageveryserious.Thetraditionalmethodofpreventionandcurepoisonalsomainlybymothchemicalcontrolisgivenpriorityto,aspeopleontheecologicalsecurityt

4、heattentionofmore,pesticidecontrolalsopoisongraduallytotypethemothtransformation.Thebiologicalcontroltechnologyisalsoappliedto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mothalsopoisonto......一:概述松茸毒蛾(DasychiraargentataButler.)又名松毒蛾、马尾松毒蛾、柳杉毒蛾、松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茸毒蛾属,主要危害松、杉、柏针

5、叶。近年来在广西梧州苍梧县地区大面积暴发成灾,2010年~2011年5月间有近10249亩松林(马尾松及国外松)受到该虫的侵害。2010年大发生时该虫以幼虫大量取食针叶,使被害林地树叶被食殆尽,重者造成松树枯死,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为了摸清该虫的危害习性,我于2012年5月15日~2012年6月5日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初步结果陈述如下。二:材料与方法1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前翅白灰色带竭色,后翅雌蛾灰白色,雄蛾灰黑色。卵灰褐色,半球状,中间凹陷有1个黑点初孵幼虫头红褐色,体棕黄色,

6、杂有不规则的红黑褐色斑纹,并密生黑毛,胸腹部各节均有毛瘤,瘤上密生棕黑色长毛。第一至第四腹节背面生有刷状丛生的黄褐色毛簇。暗红褐色,体表散生黄毛。椭圆形,灰褐色,茧长稀薄疏松,附有黄毛,有的可从茧外见到蛹体。2生物学特性松茸毒蛾一般1年3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1代幼虫5~6月危害,7月上旬成虫出现;2代幼虫7~8月危害,9月中旬成虫羽化,3代幼虫9月中下旬开始危害,于11月上中旬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飞翔能力强,多在傍晚产卵。卵期5~10天,通常产在马尾松针上堆集成不规则疏松的卵块,每块

7、有15~100粒不等。幼虫孵化后,多群集在卵块上并取食卵壳,1龄、2龄幼虫体毛长而密,能借风力飘散,3龄后分散危害,取食全叶,多从针叶中间咬断,仅留下基部3厘米左右针叶幼虫老熟后即落地或爬下树干,在枯枝落叶层中或杂草根部结茧,也有的在土洞和石头缝隙间及灌木丛枝上结茧。3分布与危害情况松茸毒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方面报道甚少。笔者2009年10月在苍梧县六堡镇发现该虫危害(尚未成灾),2010年在苍梧县大面积暴发成灾实属罕见。据调查全

8、县有数万亩马尾松林(包括湿地松、火炬松)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害,受害林地有虫株率达90%以上,单株平均20多只,最高达50多只。由于该虫产卵量多,卵孵化率高,幼虫食量大,且取食针叶多习惯于针叶中部咬食并留3cm左右的针叶基部,松林地面出现大量断叶(与马尾松毛虫不同),故危害十分严重。三:结果与分析1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1生活史松毒蛾在苍梧县1a发生3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大多在傍晚或黎明前,交尾时间长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