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河流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

ID:38502622

大小:727.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3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_第1页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_第2页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_第3页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_第4页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区域地理-河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种流量变化图流量变化特点季节:东部季风区(南方小于北方)小于西北地区年际:东部季风区(南方小于北方)大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图1图2图3图4ABCD补给补给类型中国主要分布区流量季节变化特点补给时间雨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季风区流量季节变化与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夏秋为主(夏秋汛)东北流量季节变化与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一致夏为主(春汛)和夏汛西北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季节变化一致夏为主(夏汛)普遍普遍流量季节变化较小全年(无汛)流量季节变化最小全年(无汛)基本知识(三)类型1.外

2、流河内流河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怒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伊犁河.弱水2.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西端--冈底斯山(外中有内,内中有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400(四)水文水系特征1.水文2.水系3.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流量、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包括凌汛)等。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河网密度、水系形状(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2)说明G河水量丰

3、富的原因。(11分)(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为盆地。该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汇水区面积大。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容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河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水土流失较轻。图14图12图13(2

4、007山东卷)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4图12图13(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

5、境影响。(10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第(1)小题A支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变化、是否有结冰期等需要从气温和降水图中得来;含沙量从地形图和土地利用图中得来;流速和水能资源从地形图和降水图中得来。图14图12图13(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图14图12图13(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图14图12图13(

6、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图14图12图13(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